第 1 頁:試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以積極的指導為主,以消極的管理為輔。
(2)培養良好行為于先,獎懲管理于后。
(3)師生共同制定可能達成的行為標準。
(4)采取民主式領導,培養學生群居共處的合作態度。
(5)改善處理問題行為的技巧,以他律為始,以自律為終。
(6)減少造成不良行為的校內及校外刺激因素。
2.【答案要點】
(1)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任何學習任務的完成均依賴于主體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取決于主體對學習任務的自覺需要。對學習任務缺乏自覺的學習需要就不可能有高度的學習積極性,而自覺學習需要的產生往往同對學習任務的必要性的認識及體驗分不開。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難以內省和認識,主體也很難體驗其必要性。因而。在主體完成這一學習任務時,往往缺乏相應的學習動機及積極性。為此,在培養工作中,教師應采取適當措施,以激發主體的學習動機,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心智技能的培養,開始于主體所建立起來的原型定向映象。在原型建立階段.一切教學措施都要考慮到有利于建立完備、獨立而具有概括性的定向映象。所謂完備性,指對活動結構(動作的構成要素、執行順序和字形要求)要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所謂獨立性。指應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獨立地來確定或理解活動的結構及其操作方式.而不能是教師給予學生現成的模式。所謂概括性,是指要不斷變更操作對象,提高活動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擴大其遷移價值。定向映象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不同,則活動的定向基礎就有差異,就會影響到心智技能最終形成的水平。
(3)正確使用言語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內部言語麗實現的,因此言語在心智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言語在不同的階段,其作用是不同的。言語在原型定向與原型操作階段,其作用在于標志動作,并對活動的進行起組織作廂。這時的培養重點在于使學生了解動作本身,利用言語來標志動作,并鞏固對動作的認知,切不可忽視對動作的認知而片面強調言語標志練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