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______是一種引導和推動人們在實踐中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精神性動力。
2.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的人。
3.______是課程實施的最后一個環節。
4.教學認識的主體是______,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學習活動的主體,具有發展的______和______.
5.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______.
6.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______與學生______之間的矛盾。
7.班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實現______.管理的重要對象是對______的管理。
8.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方為了更好地布道,設立了眾多的______學校,主要用于普通貧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適當講授一些______知識。
9.______是指國家在某一時期內教育支出的總額。
1 0.______一是教育的理想,進行______教育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10分)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明學習方法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 )
2.古代斯巴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豐富,方法靈活。 ( )
3.20世紀以后,義務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 ( )
4.杜威強調教師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論也被稱為教師中心理論。( )
5.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為典型。 ( )
6.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通過《學記》反映出來。 ( )
7,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柏拉圖。 ( )
8.反對壓抑兒童本性,強調教師要尊重兒童的個性,兒童、信任兒童的是存在主義教育家的主張。 ( )
9.夸美紐斯的《教育漫話》的發表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 ( )
10.赫爾巴特的《大教學論》的發表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的學科發展起來了。(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