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三、材料分析題
1.仔細閱讀材料,并根據要求回答下面的問題。
有一個班的學生習慣亂丟紙屑,屢次教育都無效。有一次,班主任進教室,見地上有幾團紙屑。當時還有三位同學未進教室。老師突然想到這是進行教育的好時機,于是,指著地上對大家說:“這兒有幾團紙屑,進來的同學都沒有揀起,現在還有三位同學未進來,我們看看他們會不會發現。”經老師一說,全班同學都瞪大眼睛等著瞧。第一位同學看也不看就沖進了教室;第二位看了看地面卻無動于衷,到座位上去了。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紙屑,就彎下腰去把它全揀起來。
全班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老師的臉上掠起一絲微笑,鄭重宣布班會開始了。第一個受表揚的就是那位揀紙屑的同學。從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紙屑了。
(1)試分析以上案例中,老師的教育行為主要反映出班主任的什么素質?并分析這種素質對于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2)分析該案例中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并討論這些方法的作用。
【答案要點】(1)主要反映了班主任素養的能力素養。意義: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滿規范;有利于班級管理;有利于激勵學生學習榜樣。
(2)教育方式:榜樣教育。
2.下面是一位教師的教育案例:
為了讓班會開得更成功,我為我們班選了一篇課文改寫了劇本。
第二天,把我的計劃和大家說了說,全班同學都很高興,這時我聽到了一段小聲議論:“老師怎么選這篇課文,又長又不好演。”“你管呢,讓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唄。”“我可不想演。”聽到這兒,我的心一沉,原來是王渺。下課,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請她談自己對演課本劇的想法。她說:“老師,我覺得您選的課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寫好了劇本讓我們演,您應該讓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她的話讓我突然意識到他們并不希望老師什么都是“包辦代替”,他們長大了。于是,我把導演的任務交給了王渺同學,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開始和同學商量演哪一課。然后找我做參謀,幫我做道具。課本劇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們一同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問題: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請你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點】在教育教學中,要適當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去實踐,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發潛能,追求獨特。
(1)從師生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的發展。
(2)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