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三、寫作題(寫作思路)
素質教育之我見
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的教育,注重人的個性發展,注重人的潛能的開發,與單純的只看分數的應試教育相對應,與高考錄取的精英教育相對應。不單看學生考試分數,還要看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素養。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教育評價機制的改革,高考錄取制度的改革。
目前。社會對教育評價的依據是高考考生人數的上線率,上線率高則說明教育質量高,反之則會對教育形成巨大的壓力。教育主管部門也多以學生考試成績評價學校質量高低,學校也以分數論教師,教師在有意或無意的重點關注學生分數,對學生也是以分數論聰明,不管學生的其他方面是否突出,也不管“好學生”的其他方面是否有問題。
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人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是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權利。我們應該尊重這種權利,保護這種權利,創造條件實現這種權利。因此,素質教育不同于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搞選拔性、淘汰性,只能照顧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發展。
素質教育倡導的是在教育中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個體本身蘊含了多方面發展的潛能,全面發展是人發展自身的要求;社會生活的豐富多樣性也要求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的程度越高,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也就越高。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是全面發展教育。素質教育是對全面發展教育的具體落實和深化。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是從教育對所有學生的共同要求的角度來看的。但每一個學生都有其個別性,如有不同的認知特征、不同的欲望需求、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創造潛能,這些不同點鑄造了一個個千差萬別的、個性獨特的學生。因此,教育還要尊重并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前列。作為國力競爭基礎工程的教育,必須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所有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具體落實,它與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