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11、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是( )。
A.《資治通鑒》
B.《永樂大典》
C.《古今圖書集成》
D.《四庫全書》
12、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對應的一項是( )。
A.葉圣陶——《農村三部曲》《林家鋪子》,劉心武——《班主任》《喬廠長上任記》
B.巴金——《激流三部曲》《燈》,賈平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芙蓉鎮》
C.茅盾——《蝕》三部曲、《包身工》,諶容——《人到中年》《組織部新來的年青人》
D.老舍——《駱駝祥子》《茶館》,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東方》
13、從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結論出發,推論出個別的或特殊的結論的思維方法是( )。
A.歸納
B.分析
C.演繹
D.綜合
14、趙樹理(1906--1970年)。解放區文學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說多取材于北方的農村生活,表現新舊交替時代中農民思想意識的變化和新舊思想的斗爭,在結構上吸收了傳統小說、評書的特點,語言通俗生動,幽默有趣,給人以輕松之感。小說代表作有短篇《小二黑結婚》,中篇( ),長篇《李家莊的變遷》。
A.《李有才板話》
B.《駱駝祥子》
C.《斷魂槍》
D.《白楊禮贊》
15、莎士比亞的劇作是歐洲戲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其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喜劇作品有( )《仲夏夜之夢》等。
A.《威尼斯商人》
B.《神曲》
C.《十日談》
D.《草葉集》
16、老舍能寫反映北京底層市民生活的《駱駝祥子》,恐怕寫不了表現上海工商界生活的《子夜》。大師熟悉的( )也會是有限的,誰也不是全能的。
A.領域
B.話題
C.體裁
D.形象
17、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完成的《唐律疏議》是一部極為重要的法典,全面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 )、風格和基本特征,成為中華法系的( )性法典,對后世及周邊國家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A.性質、權威
B.原則、方向
C.水平、代表
D.觀念、指導
18、江漢平原的黃土地,( )可以種植任何農作物,不僅出產頗豐,而且水資源豐富,漁業發達,成為長江中下游平原上的魚米之鄉,為鄂菜提供了( )的原材料。
A.自古、五味俱全
B.完全、種類繁多
C.由于、獨具特色
D.幾乎、用之不竭、
19、每年“世界讀書日”前后,“閱讀”都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 )地廣泛提倡讀書之外,近年來,“閱讀”領域內的一些新變化,如迅速( )開來的“淺閱讀”現象,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A.一如既往、流行
B.大張旗鼓、蔓延
C.始終如一、活躍
D.不遺余力、擴展
20、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但在地理上提的最多的卻是長江。她影響著整個湖北的氣候,土壤,物產,同時也醞釀了燦爛輝煌的楚文化。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 )。
A.湖北
B.洞庭湖
C.地理特點
D.長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