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答案解析:有些課堂偶發事件,要及時果斷處理,趁熱打鐵,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B項.一篇命題作文,相信會受到良好的效果。學生通過親身的感受,寫出的作文真實生動,那位掛座墊的同學.或許也能在作文中承認錯誤。
2.【答案】D。答案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的意思是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為有用的東西,還得要經過打磨加工。用這個道理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故答案為D。
3.【答案】D。答案解析: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答案】B。答案解析:實事求是是教師嚴謹治學的基本原則。
5.【答案】A。答案解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6.【答案】A。答案解析:位于我國西南部的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7.【答案】A。答案解析:“閣下”一詞盛行于唐代,當時是對高級官員的尊稱,而不是對長輩的尊稱.故答案為A。
8.【答案】A。答案解析:①貴州展館抽取風雨橋、鼓樓、銀飾和瀑布等極具貴州特色的視覺元素,高度凝煉貴州人文自然風貌。②內蒙古館以“城市發展與草原文明”為主題,以自由勇敢、英雄主義、誠信包容的草原文化精神。③黑龍江館是以冰雪為主線,展示黑龍江獨特的“綠色生態”、“冰雪旅游”和“人文精神”,表現黑龍江人在神奇夢幻般的冰雪城鄉中,快樂向上的生活情境。④新疆展館外墻以新疆建筑元素為參照,巧妙地融入文化符號,形成完美的色彩搭配以及浪漫藝術化的抽象符號。主題“新疆是個好地方”,用簡潔明快的方式表達了新疆人的豁達開朗。⑤西藏館外立面是一幅拉薩城市畫卷,展館以“新西藏、新發展、新生活、新變化”為展示主線,以“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民族文化,創造美滿生活,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展示理念,展現西藏獨特的文化魅力。⑥山西展館外形以“門樓”為主要視覺符號,人口門樓則以古建筑晉祠為藍圖,按照城市發展脈絡.全面展示山西的人文歷史、能源科技與和諧未來。故選A。
9.【答案】B。答案解析: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了一座美人魚銅像.銅像坐落在哥本哈根的長堤公園內,已成為丹麥的象征。故選B。
10.【答案】C。答案解析:《丘克和蓋克》是蘇聯早期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蓋達爾(1904--1941)的短篇小說.創作于1939年。故選C。
11.【答案】A。答案解析:魯迅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2.【答案】C。答案解析:l957年10月4日蘇聯研制并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18.【答案】B。答案解析:題干所述的觀點是人們并不像他們所聲稱的那樣忙,即人們其實并不繁忙,而B中的觀點則表達了:人們要在繁忙發生之前做很多的工作,即人們確實很繁忙。如果B成立,則削弱了題干的結論。
14.【答案】B。答案解析:邏輯“與”一般用加號“+”或空格表示,使用邏輯“與”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時,搜索結果中會同時出現所輸入的關鍵詞。
15.【答案】B。答案解析: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對的命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這是矛盾律的內容。
16.【答案】C。答案解析:從兩個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確定的結論。
17.【答案】B。
18.【答案】D。答案解析:求因果聯系的一般方法有:求同法、求異法、求同求異并用法、共變法、剩余法。
19.【答案】C。答案解析: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有而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交叉關系。
20.【答案】A。答案解析:哉表達的是感嘆語氣,焉、耳表達的是陳述語氣,乎表達的是疑問語氣。故選A。
21.【答案】D。答案解析:題干的結論是本市居民在化妝品上的消費額將會上升,如果D成立,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已經放慢,那么居民將沒有更多的錢投入化妝品的消費中,即在化妝品上的消費額將不會上升,削弱了題干結論。
22.【答案】C。答案解析:由乙和丙的話為矛盾命題可知必有一真一假,則甲必然說的是假話,因此不管是乙說假話還是丙說假話,甲、乙、丙三個人中必然有兩個是說假話的人。
23.【答案】C。答案解析:文章主要內容概括的常用方法有擴展題目法、歸并段意法、歸納重點法、綜合要素法和提句概括法。
24.【答案】C。答案解析:商界奇才的話旨在說明成功的道理,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想法,因此C項不是文意所要表明的道理,而A、B、D從文中均可得出。故選C。
25.【答案】C。答案解析:啟發式教學是素質教育所倡導的教育方式。
26.【答案】D。答案解析: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一章第二條。
27.【答案】D。答案解析:教師的示范性對學生的影響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時刻做到為人師表。
28.【答案】D。答案解析:教師以教謀私進行“有償家教”,違背了廉潔從教的職業道德。
29.【答案】A。答案解析:《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中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30.【答案】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