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答案解析:A項既快速地處理的突發事件,又鼓勵了作畫的學生。
2.【答案】C。答案解析:“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意思是說要引導學生而不要牽著學生走.要鼓勵學生而不要壓抑他們,要指導學生學習的門徑,而不是代替學生作出結論,故B、D項是正確的:所謂“主體教育”是指教育的過程必須把受教育者當作主體,喚起受教育者的主體意向.激發受教育者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育成為主體的內在需要,成為主體自主建構的實踐活動,故A項是正確的。故選C。
3.【答案】C。答案解析:無論是教師的能力,學識還是方法影響的只能是學生在學習知識,運用知識的素質上,而教師的態度則更多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是成人與成才方面綜合的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起關鍵作用。故選C。
4.【答案】A。答案解析:受教育權是公民的一項憲法性權利,我國《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對中小學生來說,受教育權是其在學校各項權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項權利。常見的學生受教育權包括:(1)學生受教育機會平等的權利。(2)學生參加考試的權利。(3)學生上課學習的權利。(4)學生受教育的選擇權。(5)學生在升學復學方面的同等權利。故選A。
5.【答案】A。答案解析: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是否向他人公開隱私以及公開的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維護自己名譽的權利。它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受教育權是一項基本人權,受教育權是中國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國家保障實現的接受教育的權利,是憲法賦予的一項基本權利,就是指公民享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和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人身自由權,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圍內有獨立行為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非法逮捕、拘禁,不被非法剝奪、限制自由及非法搜查身體的自由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和享受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題干中教師是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故選A。
6.【答案】C。答案解析: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收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沒有附加條件,不論貧富貴賤,不論聰明遲鈍,不論漂亮難看,不論整潔還是邋遢,不論學習好還是學習不好都要愛,尤其對學困生、貧困生、特困生、特殊生,更要付出更多的愛。綜上所述,只有C項符合要求,故選C。
7.【答案】A。答案解析: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重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無差別原則。
8.【答案】A。答案解析:2001年印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9.【答案】B。答案解析:對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10.【答案】B。答案解析:《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故選B。
11.【答案】B。答案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12.【答案】B。答案解析: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詩人,王安石詩歌側重于說理,柳永是北宋婉約派詩詞的創始人。
13.【答案】C。答案解析:楚辭的代表作家是屈原和宋玉。
14.【答案】D。答案解析:這句詩出自中國古代敕勒族民歌,這是一首歌唱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生活的詩歌.它具體描寫的是內蒙古高原。
15.【答案】B。答案解析:這是孟子提出的社會政治思想。意為從天下國家的立場來看,民是基礎.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具有民本主義色彩,這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
16.【答案】C。答案解析:《漢書》是紀傳體斷代史書,《戰國策》是國別體史書,《左傳》是編年體史書,《論語》是語錄體散文集。
17.【答案】A。答案解析:《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18.【答案】A。答案解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是《麥克白》、《李爾王》、《哈姆雷特》和《奧賽羅》。
19.【答案】C。答案解析:①頑童母題的兒童文學作品指向的是兒童與生俱來的渴望自由、向往無拘無束的天性。這類兒童作品關注的是兒童的自由發展。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藝術形象、曲折的情節來表現。如瑞典作家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飛人卡爾松》三部曲就是屬于此類型的典型作品。頑童母題的兒童文學作品傳達的是“奇異狂放”的藝術氛圍。②成長母題的兒童文學作品常見于少年小說中,以表現少年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朦朧而優美的精神情愫、渴望成人社會的理解為主要內容。如劉健屏的長篇小說《初涉塵世》。曹文軒在20世紀90年代創作的系列兒童小說《草房子》、《根鳥》、《紅瓦》三部曲。③兒童文學創作的四大母題分別是:愛的母題、自然母題、成長母題和頑童母題。
20.【答案】A。答案解析:《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
21.【答案】A。答案解析:《小癩子》原名《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16世紀中期于西班牙出版,描述了一個卑賤窮苦孩子痛苦遭遇的故事。《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有243個故事。在西方被稱為《阿拉伯之夜》,在中國稱《天方夜譚》。這本書其實并不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它是中近東地區廣大市井藝人和文人學士在幾百年的時間里收集、提煉和加工而成的。《天路歷程》為英國人班揚所著,該書借用了寓言和夢境的形式,一個“基督徒”背負著世界的重擔。為自己、也為他人尋找救贖的過程。《堂吉訶德》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現實主義杰作,作者塞萬提斯。堂吉訶德的名字已經變成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名詞,成了脫離實際、熱忱幻想、主觀主義、迂腐頑固,落后于歷史進程的同義語。使少年兒童“一面翻書,一面狂笑”。故選A。
22.【答案】B。答案解析:①小說按照篇幅大小來分類,可以分為: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等:按照作品題材分類,可以分為:武俠小說,推理小說,鄉村小說,革命小說,歷史小說,科幻小說等;②按照體裁分類,可以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③小說按照敘述來分類,可以分為:按時問發展先后依次敘述情節的,稱為順敘或正敘;把某些發生較晚的情節先行交代,然后再回過頭來敘述來龍去脈發展過程,叫倒敘;在順敘中暫時中斷主要情節的進展,而插入相關事件的說明,叫插敘;介紹同一時間內不同處所發生的兩件或幾件事的,叫平敘。另外還有補敘、追敘、分敘、合敘等多種。故選B。
23.【答案】C。答案解析:文學童話有民間派、抒情派、熱鬧派、哲理派等派別。①民間派童話是作家根據民間故事、民間傳說進行藝術加工,使它們在思想內容上和藝術上更完美、更細致、更有教育意義。②熱鬧派童話表達的是夸張大膽,給人應接不暇的、跳越的、略顯刺激的審美愉悅感。《皮皮魯外傳——寫給男孩子看的童話》是熱鬧派童話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也是鄭淵潔的成名作。③冰波被公認為是我國當代抒情派童話的代表性作家,如《秋千,秋千……》、《藍鯨的眼睛》、《狼蝙蝠》、《毒蜘蛛之死》等,風格清麗、典雅、柔美。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屬于抒情派,他的童話大都像一首優美的詩。④哲理童話不僅抒發了作者深沉熾熱的詩情,表達了深邃的哲理。也符合兒童審美情趣。在豐富多彩、絢麗多姿、充滿詩意的畫面里,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歡愉和同情、難過,更讓孩子們增長了各方面的知識,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故選C。
24.【答案】B。答案解析:(1)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據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確定方向;e.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在地圖上,山地的標高為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3)地圖種類很多,一般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25.【答案】C。答案解析:杜康酒歷史悠久,三國時的曹操就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相傳杜康是中國用糧食釀酒的創始人,杜康當年釀酒的遺址在汝陽蔡店鄉杜康村。這里三山環抱,一水旁流,群眾歷來多善釀酒。釀制杜康酒的泉水——酒泉,位于杜康村的酒泉溝里。酒泉水清冽碧透.味甜質純。每遇夏季,可聞到一股天然的酒泉香。杜康酒屬濃香型.以優質小麥采制高中溫混合使用,又精選糯高梁為釀酒原料,并采取“香泥封窖、低溫入池、長期發酵、混蒸續槽、量質摘酒、分級貯存、陳釀酯化、精心勾兌”等先進工藝。自1987年開始。洛陽每年舉辦“中國杜康酒節”。
26.【答案】C。答案解析:六經論五行者,始見于《尚書•洪范》.日:“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
27.【答案】D。
28.【答案】B。答案解析: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市城西,是座集歷史、文化、藝術、旅游、建筑諸價值于一身的古建筑精品。古有范仲淹名篇《岳陽樓記》。鸛雀樓,古名鸛雀樓,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滕王閣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王勃的《滕王閣序》使之名垂千古。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因此,除了鸛雀樓之外,其它都在長江以南。答案選B。
29.【答案】C。答案解析:六藝是指中國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即“禮”,禮節(即今德育);“樂”,音樂;“射”,射箭技術;“御”,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書法(書寫,識字,文字);“數”,算法(計數)。故本題選C。
30.【答案】C。答案解析:法國化學家拉瓦錫(1743-1794)把大量的精確實驗材料聯系起來,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關系。l777年,他在《燃燒概論》中,全面闡述了燃燒的氧化說,把燃燒過程解釋為一種與氧化合的過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