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涂爾干說:“教育在于使青年社會化——在我們每一個人之中,造成一個社會的我。這便是教育的目的。”這句話反映了( )。
A.神學的教育目的論
B.個體本位的教育目的論
C.教育無目的論
D.社會本位的教育目的論
2.具有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特征的是( )。
A.課程目標
B.課程標準
C.教學計劃
D.培養目標
3.主張“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是( )。
A.蘇格拉底
B.夸美紐斯
C.盧梭
D.杜威
4.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的是( )。
A.課外活動
B.公益活動
C.團隊活動
D.教學
5.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量的( )。
A.信度
B.效度
C.難度
D.區分度
6.德育應堅持疏導為主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在方法上應采取( )。
A.示范教育法
B.說服教育與適當體罰相結合
C.多表揚,少批評
D.說服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
7.班級建設的設計者是( )。
A.校長
B.教導主任
C.政教主任
D.班主任
8.教師不得隨意宣揚學生的缺點,不得隨意私拆、毀棄學生的信件、日記等。因為學生有( )
A.身心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人格尊嚴權
D.隱私權
9.品德是( )。
A.自然現象
B.生物現象
C.個體現象
D.社會現象
10.德育過程與品德形成過程的關系是(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與發展的關系
C.相互促進的關系
D.相互包容的關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