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二、多項選擇題
1.ACE解析:學科課程和研究型課型與題干不符。
2.BCE解析:AD兩項是運用談話法教學時的基本要求。
3.ABCE解析:圓周式不屬于結構化策略的編排方式。
4.BCE解析:AD兩項是運用鍛煉法應注意的要求。
5.ABCDE解析:這五個方面都是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6.ABCD解析:教育性質是教育目的反映的內容,它不能制約教育目的。
7.ABCD解析:《教師法》第10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規定的學歷或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師資格。”
8.BCDE解析:課程政策如何制訂與課程設計無關。
9.ABCD解析:運用過程中不注意啟發學生則可能成為注入式。
10.AC解析:小班教學在實施中要求教師包班但不分科任教,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發展機會。
三、名詞解釋
1.教育能力是指教師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本領,具體表現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2.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做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3.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學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知識技能的運用。
4.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班級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
5.班級授深刻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