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論述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活動設計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四、材料分析題
29.答: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把對學生嚴格的要求與愛護、尊重、理解、信任結合起來。這條原則體現了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精神,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嚴格要求學生;③對學生存在的缺點錯誤,既要嚴肅批評,又要熱忱幫助,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杜絕冷嘲熱諷、揶揄挖苦等傷害學生感情的做法。
案例中的老師在幼兒尿褲子之后,既沒有責備她,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穩定了幼兒焦急的情緒,又幫助幼兒換掉褲子,同時又真誠地與幼兒交流小時候的經驗,反映了對幼兒的愛與尊重;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幼兒以后要注意避免該問題再次出現,表現了對幼兒的嚴格要求。這位教師用實際行動體現了愛、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五、活動設計題
30.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責任感,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每個人都應該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培養幼兒從小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有積極參與環保的初步意識。
(2)向幼兒進行宣傳教育,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懂得“地球只有一個,人類要保護好她”的道理。
(3)在制作宣傳牌的過程中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發展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幼兒動腦、動口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利用戶外活動或郊游的機會,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讓小朋友知道地球就是我們的家園。
(2)幼兒準備:收集有關地球變熱的資料和圖片;事先了解有關地球變熱的知識,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請小朋友一起念兒歌《地球媽媽是我家》,引出課題。
(2)基本部分:
①請小朋友一起看課件,聽故事《地球媽媽變熱了》。
②請小朋友說一說“地球媽媽”為什么變熱了。
③看課件老師總結地球變熱的原因:科學家分析了地球變熱的原因,認為主要是人類自身不合理的活動造成的。比如,砍伐森林樹木,草原上過度放牧,就減少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的森林和牧草等植被。還比如,海洋上船舶航行,污染海面,尤其是油污染海面,使海水不能正常地吸收二氧化碳。更主要的是工業發展,興建許多工廠,大量礦物燃料的燃燒,煙囪冒煙,汽車排放廢氣等,增加了很多二氧化碳。三者加在一起,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猛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就像給地球蓋的屋頂,愈來愈厚,地球表面散發的熱量無法散到宇宙中,都被二氧化碳阻擋了,這就叫“溫室效應”。也就像我們到玻璃暖房一樣,太陽光可以照進來,熱量散不出去,屋子里就暖和了。
④看課件讓小朋友了解地球氣候變熱給我們帶來的災難。地球變熱使居住在地球上的廣大居民受到熱浪的襲擊,天氣少雨、干旱,影響作物正常生長。由于地球氣候變熱,南極冰山也會漸漸融化。冰山融化,會使海平面上升,那么許多沿海城市就會被淹沒,整個地球就將面目全非。
⑤“地球媽媽”變熱了,就像我們小朋友生病發燒了一樣。“地球媽媽”生病了,那我們怎么辦呢?請小朋友講一講如果你是“地球醫生”你會怎么給“地球媽媽”治病呢?
⑥看課件,總結日常生活中防止地球變暖的措施:出門時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環保型的汽車;少使用空調;多植樹造林;每次減少一分鐘淋浴時間;不使用的家用電器要把插頭拔掉;停止設置電飯煲處于保溫狀態;購物時攜帶購物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減少看電視的時間;家人盡量在同一房間活動等。
(3)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向家人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分小組制作宣傳牌(共同討論,自由分工)
①自己設計宣傳畫。
②自編宣傳標語。
③裝飾宣傳牌。
④教師和幼兒一起到戶外安放宣傳牌。
⑤小朋友保護地球是我們的責任,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不僅自己要做環保小衛士,還要提醒周圍的人,讓大家都做環保衛士。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和其他班的幼兒到我們班參觀環保畫展,由幼兒當講解員。
(2)續編故事《地球不熱了》,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