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教學設計題 |
點擊查看:2015教師資格《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才能,激發(fā)興趣和愛好等為主要目的的班級活動是( )。
A.班會活動
B.節(jié)日、紀念日活動
C.科技活動
D.課外閱讀活動
【答案】C。
2、從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征看,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
A.符號記憶
B.抽象記憶
C.命題記憶
D.形象記憶
【答案】D。
3、當代教師素質能力的集中體現是( )。
A.教師的個人修養(yǎng)
B.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C.教師的個性品質
D.師生關系
【答案】B。
4、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備課
B.上課
C.作業(yè)布置與批改
D.教學評價
【答案】B。
5、在杜威看來,教學過程的實質在于( )。
A.將教材上的學科知識內化為兒童的認知結構
B.從兒童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兒童的現有經驗向著教材所包含的邏輯經驗不斷前進和發(fā)展
C.將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與培養(yǎng)品格統一起來
D.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矛盾運動
【答案】B。
6、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要采用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就要及時應對討論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進行小組討論時,每組人數越少越好,因為人數越多,每個人的發(fā)言機會就越少
B.如果發(fā)現討論中某人非常不積極,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
C.發(fā)現學生的討論進入誤區(qū)或陷入知識瓶頸時,教師必須及時進行引導
D.討論要嚴格按照教師課前制訂的討論計劃進行,不能更改
【答案】C。
7、幫助學生矯正其學習行為,以補救理解上的不足,屬于( )。
A.組織策略
B.調節(jié)策略
C.監(jiān)視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答案】B。
8、布盧姆認為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是( )。
A.100%
B.80%~90%
C.70%
D.50%
【答案】B。
9、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評價作品中的人物,從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導學生( )。
A.感受美
B.鑒賞美
C.表現美
D.創(chuàng)造美
【答案】B。
10、教學評價( )測量和測驗。
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包括
D.毫無關系
【答案】A。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