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簡答題 |
第 3 頁:論述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活動設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論述題
1.【答案要點】
學前教育機構的出現,促進了學前教育理論的產生,使學前教育學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對此作出巨大貢獻的教育家是德國的福祿倍爾,他撰寫了《人的教育》、《幼兒園教育學》等著作,他的學前教育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及美國、日本等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
(1)他指出學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它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
(2)他指出學前教育要全面。因為社會發展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而學前教育也只有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此,他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對“成長著的兒童給予全面的關心”,“為兒童的全面發展進行全面的引導”。
(3)他指出學前教育要遵循兒童的自然。他批判地繼承了夸美紐斯提出的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以及裴斯泰洛齊提出的只有適當的教育“才能使人成為人”的思想,指出在教育過程中,要使幼兒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必須遵循兒童的自然、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規律。
(4)他指出學前教育要注意游戲化。福祿倍爾認識到活動對于兒童的成熟、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有重大價值。
(5)他指出要加強對學前兒童的指導。福祿倍爾認為要使游戲等活動充分發揮教育兒童的作用,教師就必須對兒童的活動進行指導。教育兒童是一個師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應根據教育原理,為兒童設計、安排許多不同的活動。
2.【答案要點】
(一)主體性原則
主要蘊含了兩方面的含義:第一 教師作為管理者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第二幼兒作為學習者具有主體地位。注意:
1、明確教師對班級管理的職責和權利。
2、作為班級管理者的教師應充分的了解并把握班級的各種管理要素。
3、教師還應正確地理解和處理與作為被管理者的幼兒之間的關系。
(二)整體性原則
幼兒園班級管理應是面向全體幼兒并涉及班內所有管理要素的管理。注意點:
1、教師對班級的管理不僅是對整體的管理,也是對每個幼兒個體的管理。
2、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班級作為一個集體的熏陶作用和約束作用。
3、班級管理不只是人的管理,還涉及物、時間、空間等要素的管理。
(三)參與性原則
教師在管理過程中要以多種形式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民主、平等的對待幼兒,與幼兒共同展開有益的活動。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參與活動應注意角色的不斷變換,以適應幼兒活動的需要。
2、在某種場合教師參與活動要根據幼兒的需要,取得幼兒的許可。
3、教師參與活動中,指導和管理要適度。
(四)高效性原則
也可以理解為靈活性原則 ,要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盡可能地使幼兒獲得更多,更全面,更好的發展。注意點:
1、班級管理目標的確定要合理,計劃的制定要科學。
2、班級管理計劃的實施要嚴格和靈活。
3、班級管理方法要適宜,管理過程中重視檢查反饋。
四原則間的關系:整體性、整體性原則主要涉及管理思想,參與性和高效性原則主要涉及管理方法,四者關系密切,不可分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