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填空題
21.(P19)教育
22.(P71)學習目標
23.(P139強化
24.(P172代表性學習
25.(P226保持
26.(P265直接經驗
27.(P360)疲勞
28.(P422)課堂心理氣氛
四、名詞解釋題
29.(P20)個體社會化:是指個人逐漸接受一定社會 或群體所要求的知識經驗、行為規范、價值觀體 系以及適應社會能力的過程。
30.(P178)上位學習:當所學的新知識相對于原有認 知結構為上位關系時,新知識就要由原有認知 結構組織起來,原有認知結構就成為進行歸納 推理的一整套觀念。這種學習稱為上位學習。
31.(P267)理解:是個體逐步認識事物的種種聯系、 關系,直至認識其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活動。
32.(P369)焦慮;是指一個人的動機性行為遇到實際 的或臆想的挫折而產生的消極不安的情緒體驗 狀態。
五、簡答題
33.(P6~7) (1)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 理解。 (2)學校教育心理學知識是所有教師的專業 基礎。 (3)有助于科學地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4)提供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的理論和 方法基礎。
34.(P104~106) (1)心理及教育測驗專家能根據皮亞杰的研究結 果編制新的智力測驗。 (2)課程專家應根據皮亞杰的發現設計各級學校 的課程。 (3)教師可以依皮亞杰的理論配合教學與學生的 智能。
35.(P232) (1)根據遺忘先快后慢的規律,要科學分配復習 時間,及時復習,經常復習。 (2)應根據材料的性質和數量合理安排復習。 (3)要強調復習的效率和主動性,強調反復閱讀 和嘗試回憶相結合。
36.(P373~374) (1)課堂管理應以積極指導而不是消極防范為主。 (2)教育在先,獎懲在后,多獎少罰,反對“不教而 誅”,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3)師生共同確定應當遵守的課堂規范。 (4)實行課堂民主管理,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 態度。 (5)教師要掌握處理不良課堂行為的技巧。 (6)要盡量消除校內校外的不良影響因素.
37.(P425) (1)學生因對教學產生厭煩情緒,尋求其他的刺 激而違反課堂紀律。 (2)學生因學習過于緊張,困難較多,害怕失敗等 原因而產生挫折與焦慮情緒,為尋求發泄的 途徑而違反課堂紀律。 (3)個別學生因成績較差,希望老師與同學注意 自己、承認自己,為了獲得在群體中的地位, 而不擇手段違反紀律。
六、論述題
38.(P1~2)理解教育心理學的對象,要注意4個 要點: (1)學校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它妥遵 循科學的全部規律,具備科學學科應當具備 的要求。 (2)學校教育心理學并不研究所有的學與教問 題,它主要研究學校情境中的學與教。 (3)學校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學與教。包括知識、技 能的學與教及其伴隨這一過程的有關能力的 發展,但也涉及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 情感態度的學習。 (4)學校教育心理學以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為核 心,其研究序列是學與教而不是教與學。 正因為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對象及其核心理論, 學校教育心理學才可能同教育學、童心理學及 普通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區別開來,才有獨立存在的 價值,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學科體系的基本理論.
39.(P299) (1)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內在動機。 (2)問題的難易應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3)指導學生理解和分析問題,創設必要的問題 情境。 (4)提供較充裕的時間和適當的自由。
(5)鼓勵學生驗證答案,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
相關推薦:
各地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