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1.【A、C、D、E】[解析]略
22.【A、B、C、D】[解析]道德評價能力發展的一般過程是:從他律到自律、從客觀的效果到內在的動機、從他人到自己、從片面到全面。
23.【A、B、C、D、E】[解析]教育影響可分解為教育媒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動方式方法和教育環境五種成分。
24.【A、B、C、E】[解析]學生的本質屬性是學生是一個人,一個發展中的人,一個完整的人,并以學習為主要的任務。
25.【A、B、C、D、E】[解析]教師要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室氣氛必須要有下列行為:接納感受、贊賞或鼓勵、接納意見、善于發問。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26.情境教學法:指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要求,有計劃地使學生處于一種類似真實的活動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綜合地對學生施加影響的一種方法。
27.素質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規律的教育措施,對新一代素質按現代化需要實現開發、完善、提高和再創造的過程。
28.道德意志:在自覺執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了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品質。
29.啟發性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0.教學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之上,為實現某種教學目標而制定的教學實施總體方案,包括合理選擇和組織各種方法、材料,確定師生行為程序等內容。
相關推薦:
各地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2015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