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1、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三結合”,發揮教育合力,這“三結合”所指的三種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級教育
D.學校教育
E.社會教育
32、《義務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
A.發展基礎教育
B.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
D.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E.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3、教師良好的教育能力體現在( )。
A.知識廣博
B.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C.富有感情
D.有感染力
34、皮亞杰將個體的認識發展劃分的階段包括( )。
A.感知運算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E.抽象運算階段
35、我國監護人的設立方式有( )。
A.領養監護
B.法定監護
C.指定監護
D.委托監護
36、蘇格拉底的教學法包括( )。
A.定義
B.思索
C.蘇格拉底諷刺
D.助產術
E.啟發
37、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經歷的過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義務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38、良好的師生交往關系應該是( )。
A.合作
B.友愛
C.民主
D.平等
39、對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持外鑠論的觀點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華生
D.格塞爾
E.洛克
40、課程目標的依據主要有哪幾個方面?( )
A.對學生的研究
B.對教師的研究
C.對社會的研究
D.對學科的研究
E.對教材的研究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41、分組教學最顯著的優點在于它更切合學生個人的水平和特點,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養。( )
42、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教師開展工作的重要保證。( )
43、教師勞動是個體勞動和集體勞動的結合。( )
44、我國最早的小學產生于1878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小班。( )
45、班級管理是以班主任為中心的管理。( )
46、難題提供了試題的平均錯誤率信息。( )
47、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 )
48、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
49、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小學德育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 )
50、德育內容決定了德育目標。( )
51、做好先進生的教育工作,在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工作中處于首要地位。( )
52、教材是唯一的課程資源。( )
53、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第一層次的活動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認識活動。( )
54、教學是教育工作構成的主體部分,但不是教育的基本途徑。( )
55、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教學原則就是教學規律。( )
四、情景題(每道情景題后有4個問題,在每個問題給出的備選答案中,有至少一個或若干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共20分)
56、56-59在我外出開會期間,班上有個少先隊員和一個非隊員打架。我回校后班上學生告訴了我,并說已經處理過了。也許我們往往會把它輕易地放過去,但是我想到一個教師應該了解一下學生們是怎樣處理的,從中或許能夠抓住孩子們身上的智慧和發光點。
打架事情發生的當天下午,少先隊中隊長讓打了人的少先隊員留下來,在干部擴大會上作檢討。這個同學開始時很抵觸,心想檢討就檢討。開會了,中隊長讓他根據中隊隊委的決議唱一首《紅領巾飄在我胸前》的歌。這個同學看見干部們一個個板著臉,知道不唱不行,只好唱了起來。每當新隊員入隊時,大家都唱這首歌,所以孩子們對這首歌十分熟悉,非常有感情。這個孩子唱著唱著抑制不住難過、懊悔的心情,終于流下了眼淚,再也唱不下去了。這時中隊長一努嘴:“大家一起唱!”歌唱完了,這個孩子趴在桌子上失聲痛哭起來。中隊長問大家:“你們看他有沒有認識錯誤呀?”大家回答:“認識了!”“咱們原不原諒?”“原諒!”……
材料中的德育屬于哪一方面的內容?( )[單選題]
A.社會德育
B.社區德育
C.學校德育
D.家庭德育
57、上述材料中運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不定項選擇題]
A.說服法
B.樹立榜樣法
C.獎勵法
D.陶冶法
58、58-61有研究者對8個班的語文課和數學課上師生交流時間進行觀察統計,把所有觀察的8個班的課分為四類:
(1)演講型的課,這類課一半以上的時間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師生聯系的方法是教師與全班交流,單向傳授,即很少有師生間的問題,也缺乏學生之間的討論,課堂活動僅限于學生被動的聽講、理解與接受。這類課占調查的25%。
(2)演講一對話型的課,這類課上教師不僅對全班講授,而且還注意提問個別學生。這兩種活動各占上課時間的40%以上,共占上課時間的80%以上,這兩種活動方式,對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大多數時間來說,都是被動的聽教師講、教師問和個別學生答。這類課占了調查的40%。
(3)對話型的課,這類課上師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師問,一位學生答,教師再問,再一位學生答或補充,這種問答活動占一節課一半以上時間。對全班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上課就是聽,自己表達的時間很少。這類課占調查的14.3%。
(4)混合型的課,這類課上師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一學生答,一學生領讀、全班跟讀等方式。這類混合型的課,絕大多數學生的大多數時間仍是被動的聽、接受和理解別人的表述。這類課占調查的10.7%。
你認為上述四類型課存在什么問題?( )[不定項選擇題]
A.全班統一學習的機會多,個人獨立學習的機會少
B.接受學習的機會多,表述學習的機會少
C.學習水平高的學生參與機會多,水平低的參與機會少
D.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
59、你認為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不定項選擇題]
A.增加學生課堂學習的機會
B.減少全班統一學習在一節課的比重,增加個別學習、成對學習、小組學習在一節課的比重
C.采用先個人,后小組,再全班學習等形式的教學策略
D.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