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材料分析題
1.有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教孩子畫蘋果。
中國老師走進教室說:“同學們,上一節美術課,我們學習了畫水杯,這一節課我們學習畫蘋果。大家先觀察我是怎樣畫的。注意,先畫一個正方形,注意,這個正方形要畫的輕一些,因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師畫完了。現在請大家拿出美術本開始畫,注意我是怎樣畫成的。”一中國學生一次就畫出了最像蘋果的“蘋果”。
日本老師手拿著一個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但這個蘋果不能吃,因為只有一個,而且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畫蘋果。”然后,將蘋果放在講臺上,“現在,大家可以畫蘋果了。”――蘋果還在,學生有了觀察的對象,第一次畫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畫得就有些像蘋果了。
美國老師提著一籃子蘋果走進教室:“同學們,這是什么?……對,這是蘋果。大家喜不喜歡?如果喜歡,大家可以上來拿一個。”同學們各自拿了一個蘋果,老師接著說:“大家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玩一玩。這些蘋果老師都洗干凈了,如果喜歡,還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時間過去,許多同學已經吃掉了蘋果。這時,老師開始布置任務:“同學們,我們這一節課要畫蘋果,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畫上蘋果。”蘋果已經吃掉了,學生第一次畫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畫得才有點像蘋果。
結合本案例回答,三位分別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的老師在上同一節畫蘋果的課上,他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著什么差異?
【參考答案】
案例反映了中國、日本和美國在基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具體分析如下:
(1)中國、日本和美國教育理念存在的差異。
從本質上來說,中國、日本和美國教育理念的根本差異是側重于創新還是側重于打基礎。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種模式教育,學生是多學、多練、多記、多考,培養孩子吸收知識、學習行為和接受能力。日本的教育強調創新和基礎相結合,日本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個體創造性和發散思維的培養,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和創新,能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同時注重傳統的教學方式。美國則側重于強調創新精神,強調個人主義,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學生是多看、多想、多干,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的思考能力、創造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
(2)教育方式存在的差異。
中國的學校教育方式偏向于應試教育的方式,注重用最終的考試來評價學生,標準則是考試的結果,而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日本學校教育的方式偏重于獨立性和個性化教育,學校通過傳授的知識教授與活動興趣課程的安排,促進學生意志力、創造力的培養。美國的學校教育方式比較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多樣化,并且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教學方式上,將知識的傳授和問題的解決結合在一起,注重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國和美國的基礎教育,不能簡單地說哪個好。在教學過程中,對中國學生,應該讓他們多創新,對于美國學生,應該讓他們打好基礎,這樣互相彌補是最恰當的,優勢的相互融合才是最優的。
2.宋朝王安石寫過一篇《傷仲永》的短文,說金溪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少年,5歲時就能作詩,但后來由于他父親沒有及時教育,使他到十二三歲時寫的詩就不如以前了,到20歲左右,則“泯然眾人矣”。
用遺傳、環境、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理論分析。
【參考答案】
方仲永的事例說明,遺傳素質好的人,如果離開后天的環境、教育和主觀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發展的。人的知識、才能、思想、觀點、性格、愛好、道德品質都是在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如果離開了后天的社會生活和教育,遺傳素質所給予人的發展的可能性便不能變為現實。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各地教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及官方網站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科目匯總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 各地2016年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