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2 頁:答案及解析 |
點擊查看:5套:2016下半年《數學學科知識》(高級中學)模擬卷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數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四、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15分)
15.給出中學幾何研究圖形的幾個主要方法,并試以其中一種為例,說明該種方法的基本特點。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6.案例:
下面是一位老師在講“指數函數及其性質探究”第一課“探究指數函數定義、圖象及其性質”時的教學片段,請閱讀后回答問題:
師:請同學們不斷地沿同一方向對折一張長方形的紙。你能找出折疊的次數與某個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嗎?為了簡化問題,不妨假設紙的初始面積為單位1。
師:現在同學們開始做,請找出自變量是誰?自變量和那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關系式是什么?請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
生:我們探究的是折疊次數是自變量,折疊次數和紙的層數的關系式是y=2χ(這時教師在黑板上寫上折疊次數χ:O 1 2 3……,下一行寫上紙的層數y:1 2 4 8……)
師:還有沒有同學找到了不同的關系式?請舉手。
生:我們找的自變量也是折疊次數,折疊次數和紙的面積之間的關系式是y=(1/2)χ。(這時教師在黑板上寫上折疊次數χ:0 1 2 3……,再下一行寫上y:1 0.5 0.25 0.125……)
師:列出的這兩個函數解析式的形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把它們的定義域擴充到全體實數后就成了一個新的函數,我們看自變量的位置在指數的位置,我們給這一類函數起名叫指數函數(這時候板書課題)。
問題:
(1)該教師在引入新課題時用了什么方法,對此你有何看法,并說明理由。(15分)
(2)請對該教師的課堂提問作出評析。(15分)
六、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30分)
17.請以“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為課題,完成下列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2)教學重點、難點;
(3)教學過程(只要求寫出新課導入和新知探究、鞏固、應用等)及設計意圖。
相關推薦: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精選資料匯總 | 《各科目》考情分析及備考策略
2016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 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