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全真試卷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二、辨析題
22.【知識點】教育的基本特征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也就是說教育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滅亡而滅亡。教育具有歷史性,在不同的國家,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等各不相同。
23.【知識點】衡量測驗質量的指標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區分度與難度有關。區分度是通過試題的難易程度體現出來的。只有在試卷中包含不同難度的試題,才能保證區分度,拉開考生得分的差距。難度較低或者難度較高的試卷區分度都較低。
24.【知識點】班杜拉關于強化的分類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直接強化是指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替代強化是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題干混淆了直接強化和替代強化的概念.說法錯誤。
25.【知識點】德育過程
【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活動和交往是德育過程的基礎。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的過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響,逐漸形成和發展,并通過活動和交往的過程表現出來的。品德包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心理成分。其中,道德認識是品德形成的基礎。
三、簡答題
26.【知識點】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
【參考答案】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27.【知識點】教學方法
【參考答案】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的優點:對教師而言.容易控制所要傳遞的內容,在傳遞什么、傳遞多少以及怎樣傳遞上,教師有較大自主性;對學生來說,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礙大量的系統的科學知識。因此講授法是一種應用范圍廣泛、其他教學法都要與之配合的方法。
講授法的缺點:如果運用不當,易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不易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8.【知識點】學習遷移
【參考答案】
(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2)根據遷移的性質和結果來劃分.可以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
(3)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與概括水平的不同來劃分,可以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4)根據遷移的內容不同來劃分。可以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5)根據遷移的程度,可分為自遷移、近遷移和遠遷移。
(6)根據遷移的路徑,可分為低路遷移和高路遷移。
(7)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可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和重組性遷移。
29.【知識點】教師的勞動特點
【參考答案】
(1)勞動的復雜性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體現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務的多樣性和勞動對象的差異性等三個方面。
(2)勞動的創造性
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體現在因材施教、教學上的不斷更新和教師的“教育機智”三個方面。
(3)勞動的示范性
教師勞動的示范性是指教師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教師的人品、才能、治學態度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4)勞動時間的延續性和勞動空間的廣延性
教師勞動時間的延續性是由于教師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長度。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教師常常還要利用晚上或休息時間來思考、備課、批改作業、寫作。勞動空間的廣延性是指教師不能只在課內、校內發揮他的影響力,還要走出校門,進行家訪、街訪,協調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影響,以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5)勞動的長期性
教師勞動的長期性是指人才培養的周期比較長,教育影響具有滯后性。
(6)勞動的系統性
教師勞動的系統性是由教育的系統性和人的身心發展的連續性決定的。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