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二、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1)我們的環境布置往往是按教師的理解、由教師完成,即使幼兒參與也是一種“受動式”、“小面積”的參與,即兒童參與環境創設一般得經過教師的同意,按教師的意圖,甚至是教師說,幼兒做。陳鶴琴先生主張“環境的布置要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通過兒童的思想和雙手所布置的環境,可使他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識也更加愛護,因此,做教師的應該學會如何領導兒童運用大腦和雙手來布置環境。”這段話的含義是,改變教師包辦代替創設環境的觀念和行為;努力使幼兒自主創設物質環境成為幼兒園課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兒能根據活動需要,積極主動地創設學習、生活的環境;使環境趨于幼兒最近發展區,環境真正成為幼兒所想、所表達、所活動的空間。
(2)①強調兒童的參與性。②滿足兒童的身心發展。③根據幼兒園中的戶外場地的類型,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進行設計。④場地的設計一定要方便,能讓兒童充分地活動開來,有利于兒童開展各種游戲和體育活動。如果在場院地面積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盡可能增加戶外場地的面積,使學前兒童能充分地享受戶外環境。⑤在設置幼兒園課程時,應該考慮盡可能利用戶外條件的資源。如果場地面積比較小,則不能僅僅為了美化的作用而設置一些不必要的設施,而限制了兒童的活動范圍。
2.[參考答案]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是教師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這些原則貫穿于環境創設的各項工作之中,對環境創設的每一步都具有指導意義。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只有認真貫徹這些原則,才能更好地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
該案例中描述的情況,違背了經濟性原則、幼兒參與性原則和發展適宜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不同的地區、不同園所的實際情況,做到因地制宜、勤儉辦園。貫徹經濟性原則具體要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幼兒園在創設物質環境過程中,購買大量高昂的成品玩具,追求高檔,教師花費大量心血布置了五彩繽紛的墻飾,甚至還買了一些名畫進行裝飾……”明顯違背了這一原則。
幼兒參與性原則是指環境的創設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合作、共同參與的過程。環境的創設過程應該是一個積極的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本身的教育意義主要體現在:培養幼兒的主體精神,發展幼兒的主體意識,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能切實體驗到自己做的事對集體的影響,從而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面對這些高檔的材料,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注意愛護,甚至很多時候不讓幼兒使用這些材料,只是有人來參觀時,才拿出來讓幼兒操作。”這就違背了幼兒參與性原則。
發展適宜性原則是指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從一般年齡特征來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在身心發展特點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其身心發展所需要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征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環境。“這種高檔的環境一旦布置好之后,整個學期,甚至整個學年基本不會變動。此外,有的幼兒園小、中、大班環境布置得非常雷同,當人置身其中時,如果不看班級標識牌,根本無法判斷是小班、中班,還是大班。”就違背了這一原則。
三、活動設計題
1.[參考答案]幼兒園作為專門的幼兒教育機構,其環境創設與其他非教育機構有顯著區別。它是根據幼兒園教育的目標及幼兒的發展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精心創設的。
在幼兒園教育中,環境創設不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實現教育意圖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圖隱含在環境中,讓環境去說話,讓環境去引發幼兒應有的行為。因此,幼兒園的環境具有教育功能,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的。幼兒不是環境創設的消極旁觀者和享用者,而是環境創設的積極參與者和互動者。通過環境創設的過程中,幼兒參與設計構思、材料搜集、動手制作和布置的全過程,激發了幼兒自我發展的主人翁意識。在與環境交互的過程中,幼兒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環境,探索環境,控制和駕馭環境,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
材料中美工區的這個墻面環境設計,給幼兒展示折紙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中進行學習,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同時還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思考折紙還能變成什么動物?做完以后的折紙套在手指上還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因此,材料中的墻面設計對幼兒學習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參考答案]
瓶蓋貼畫——有趣的蝴蝶(中班美術)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廢舊材料瓶蓋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重點:讓幼兒通過想象,創造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難點: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大小不同的瓶蓋(每人一組);雙面膠、透明膠(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條)、剪刀。
(2)彩色卡紙(若干張)、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瓶蓋范畫,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范畫,小朋友,你們看看畫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所看到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這幅畫上有個漂亮的蝴蝶,是用我們用過的瓶蓋貼出來的,老師和小朋友帶來了一些用過的瓶蓋,今天我們就學習用瓶蓋來貼一幅漂亮的畫。
(2)教師示范貼蝴蝶的方法及步驟。(示范參考下圖)
師:瓶蓋怎么能夠貼到卡紙上呢?下面老師來向小朋友們教貼瓶蓋的方法,小朋友們仔細地看。選自己喜歡的瓶蓋和卡紙,在背面粘上雙面膠,揭掉雙面膠的表皮紙,然后貼在卡紙自己喜歡的位置上。
這只蝴蝶是怎么貼的呢?誰能告訴老師,你認為這幅畫是先怎么貼、再怎么貼,貼出來的呢?(小朋友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這幅蝴蝶是這樣貼的:
第一步:貼蝴蝶的身子。
要求:把皮筋拉成橢圓形,用透明膠固定在卡紙上。
第二步:貼蝴蝶的翅膀。
翅膀兩邊各用大小不同的兩個瓶蓋,貼成對稱形。
第三步:貼蝴蝶的觸角。
把兩條皮筋分別剪斷,一頭打出一個接,然后固定在蝴蝶的頭部。再用彩筆畫上蝴蝶的眼睛,這樣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貼成了。
第四步:還可以用彩筆在蝴蝶的周圍畫上小花、小草等來豐富自己的作品。
(3)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師:好,老師已經貼好了一個漂亮的蝴蝶,小朋友也來想想,你想用瓶蓋貼一副什么?先怎么做、再怎么做?想好了自己也貼一幅畫。可以是貼老師貼好的蝴蝶,也可以是你自創的圖案。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形狀,也可以多貼幾只,還可以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4)結束活動。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設計意圖。
師:小朋友們都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有的小朋友還貼出了兩三幅畫呢,我請小朋友帶著你的作品到前面來給大家說說你貼了什么?你貼這幅畫有什么要說的?
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帶領幼兒參觀、評價作品。
(2)讓幼兒回家搜集其他用不到的廢品,進行再利用。
關注"566教師資格"官方微信,獲取考前內部資料、考試備考信息等!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各類試題匯總 | 《小學綜合素質》提分卷匯總
2016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模擬試題 | 《小學綜合素質》模擬試卷
2016年教師資格證《各科目》考點速記匯總 | 教師資格《各科目》考情分析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