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1.《思想政治》必修課程共設四個課程模塊即:思想政治1(經濟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與哲學)。從課程理念上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統領上述課程內容目標的靈魂。
上述四個課程模塊的構建是如何反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統領課程內容目標的靈魂的?
32.古城鎮和古村落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是數千年中華文化的結晶。當前,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它們的保護與開發也面臨著一些困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人民日報文章指出:據學者的最新統計,全國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資重建古城.如開封千億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 億元打造古滇王國、山東聊城古城改造……
拆舊.是因為舊的文化遺存“擋”住了城市發展腳步;仿古,則是希望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求發展契機。“古城重建熱”在某種程度上也與全社會的文化發展熱情,甚至是渴望進一步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傾向密切相關。
文物保護專家提醒.如果把積淀了深厚文化底蘊的舊城僅僅當作改造對象,而不強調實施保護,有機更新的一面,是“最沒文化”的表現。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指出“古城重建熱”的原因,并說明專家認為“最沒文化”的理由。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漫畫“落網”。
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決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
(1)漫畫“落網”是公民積極行使哪一項政治權利的表現?網民“網曝”問題官員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談談政府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34.傳統教學具有注重預設,忽視課堂生成的傾向。新課程教學主張在預設的前提下.關注生成,引導生成,強調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統一。然而,由于受傳統教學觀的影響,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仍有不少教師,或忽視生成,或回避生成,或壓制生成,從而把生成扼殺在了萌芽狀態,或是讓生成“花自飄零水自流”。眾所周知,建構主義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基礎,課堂生成也要堅持建構主義的指導,對生成的引導、利用和發展的過程.就是對生成的建構過程。
一教師教學《政治生活》中的“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課前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就教材涉及到的反腐敗問題,師生共同列舉了一些干部收受賄賂的事例。突然,一位學生在下面嘀咕:“當干部沒有好下場!”教室里一下熱鬧起來:某機關一位干部違法了,某鎮一個鎮長被判了,某學校一位校長被撤職了……教師原來設計的教學思路立刻土崩瓦解,課堂陷入了混亂。而此時教師卻無奈地說,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嘛,畢竟還有很多好干部。
請根據建構主義知識,分析這位教師的不當之處。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1題,共26分)
35.根據以下材料編寫一個教學設計。(要求寫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
神圣的權利莊嚴的義務
我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憲法和法律規定了我們的權利與義務。公民的權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剝奪的;公民的義務也是法定的、莊嚴地、不容推卸的。我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的。
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我國憲法對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作了明確的規定。
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我國選舉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選舉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被選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
政治自由。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國家制定相應的法律,創造各種條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監督權。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公民的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它包括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和檢舉權等。
我國憲法在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即公民對國家、社會應承擔的責任。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因此,每個中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地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愛國的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
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衛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個義務。
——教學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生活中的政治權利與義務》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