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三、材料分析題
33.【答案要點】
(1)我們可將對學生資源的捕捉與利用過程分解為以下環節:產生與表現環節、發現與捕捉環節、分析與使用環節。
學生資源的自發生成到利用為一條主線(主動資源的產生利用):學生資源顯現——教師發現后捕捉——教師分析(或學生分析)、判斷價值后利用;學生資源的被動生成到利用為另一條主線(被動資源的產生利用):
在教師的有意激發下學生資源顯現——教師發現并捕捉——教師分析(或學生分析)、判斷價值后利用。兩條主線后有一共同分支,即在處理結束后可能還會有再設計環節(進入下一個學生資源的生成捕捉和利用階段),教師在一次資源捕捉利用后再設計,促使二次學生資源生成,教師再分析、利用。
(2)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學生不應僅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而更應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作為一種課程資源來審視和發掘。學生真實生活體驗的鮮活性,不同思維方式的差異性。探索經歷的過程、結果及感受的多元性,都是彌足珍貴的課程資源。因此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要研究一般學生和特定學生的情況,在教學中不僅要有效地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生活體驗、學習興趣,而且要兼顧他們的差異,從而因材施教,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學生的課程資源。另外也要特別注意捕捉、開發和利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顯現出的課程資源。須注意,學生資源的產生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情況,主動資源是由學生自覺或自發產生出來的資源。
34.【參考答案】
以聊天的方式導入,一是可以在教學上誘導學生,這種“自然”導課方式,能使學生“不自覺”地進入課中,而無任何學業負擔,反而常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為師生平等交流、平等對話創造一個真誠、民主、溫馨、和諧的心理氛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
四、教學設計題
35.【參考設計】
【教學重點】什么是挫折?對待挫折的不同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結果。
依據:①《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內容標準中“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的要求;②根據本課的學習目的來確定的。本課的學習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圍繞這一目的所展開的問題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
【教學簡案】(針對教學重點,設計的教學方案符合題意即可)
例如:
在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師生的互助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新的教學理念提倡的“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活動”要求。本節的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本環節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欣賞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的輕松氛圍中開始思考和分析,感悟“風雨、陽光”的不同寓意,初步感受人生旅途難免有挫折,陽光在經歷風雨后重現更顯為珍貴,人生在經歷挫折后更為豐富。
(2)開展活動,加深認知
首先選擇了四位名人、偉人,將其遇到的挫折和所獲得的成就打亂,讓學生進行連線競賽,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農民、教師、父母、學生”等角色遭遇挫折的情景模擬表演。在趣味活動中,讓學生加深了對人生難免有挫折的情感認知,得出結論“不論是名人、偉人還是普通人都會遇到挫折的”,并從心理學的角度掌握了挫折的含義。
(3)多種教學手法,突破教學難點
本環節主要采用問題、直觀和情景教學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地突破教學難點。首先提出問題“在人生道路上,挫折為什么難以避免?”,而分析“挫折為什么難以避免?”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人們不可能完全避開造成挫折的那些因素,或不讓那些因素發生作用,所以首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學掌握造成挫折的因素的種類,之后用圖表歸納,運用直觀教學法,將冗長的文字變成簡明扼要的直觀圖表,同時結合“印度洋海嘯”、“美國9.11事件”的視頻材料、“學生求助信”等情景進行分析,最后讓學生判斷教材61一62頁材料中人們遭遇的挫折分別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達到加深理解,突破難點的目的。
(4)對比感悟,實現目標
通過“登山者的故事”對比分析得出面對挫折,不同的態度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并在進行“挑戰者”、“半途而廢者”和“放棄者”三種人的心理反應的對比中,遞進延伸出我們青少年應該要樹立積極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選擇做意志堅強的挑戰者。
(5)課堂小結
請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對本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教師進行補充,這主要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并以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后》結束課堂,實現課堂的首尾呼應。
(6)練習鞏固
收集名人、偉人與挫折的故事,并設計3條與挫折有關的激勵語言,加深學生對人生難免有挫折的認知,激勵學生在挫折中奮進。
(7)板書設計
挫折的含義
挫折與人生相伴
人生難免有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
對待挫折的態度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結果
青少年應該選擇做意志堅強的挑戰者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各科目章節習題匯總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