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11.古代學者朱熹認為“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這體現的德育原則是( )。
A.一致性原則
B.正面引導原則
C.知行統一原則
D.嚴格要求原則
12.早晨的學習效果一般較好,這是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習不受( )的干擾。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單一抑制
D.雙重抑制
13.“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表現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穩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14.上課時,有個別學生兩眼呆呆地望著老師一動不動而內心卻在考慮其他的事情,大部分的學生其視、聽、動作則始終隨著老師從一個問題換到另一個問題。兩類學生分別反映了注意的( )。
A.分散與轉移
B.分散與分配
C.轉移與分配
D.轉移與分散
15.同一棵香樟樹,植物學家把它看作一種雙子葉植物,而木匠則常稱之為優秀木材,這是( )的表現。
A.知覺整體性
B.知覺理解性
C.知覺選擇性
D.知覺恒常性
16.小明學習非常努力,但成績總是不理想,逐漸出現了被動、退縮、無動力的狀態。這種心理反應屬于( )。
A.學習焦慮
B.習得性無助
C.自我估計降低
D.認知功能障礙
17.一個學生總是一遍遍地數課本或其他圖書的人物數目或自己走過了多少臺階,判定這個學生可能有的心理問題是( )。
A.學習困難綜合癥
B.焦慮反應
C.厭學癥
D.強迫癥行為
18.下列選項中,( )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A.面向全體學生
B.培養創新精神
C.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D.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9.小倩得知自己雅思成績為7.5時,興奮地拉著媽媽轉了好幾個圈。此時,小倩的情緒狀態為( )。
A.激情
B.熱情
C.心境
D.應激
20.在一節生活探究課的總結環節中,張老師組織學生們開展頭腦風暴,分享彼此的觀點,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中。張老師的行為體現了課堂教學( )的特點。
A.發展性
B.互動性
C.學生認識的間接性
D.教育性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教學知識》章節習題匯總 | 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
2016教師《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