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22.教育與生產力的發展和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是完全同步。
23.談話法是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
24.羅杰斯倡導的有意義學習與奧蘇伯爾倡導的有意義學習內涵相同。
25.內化的實質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26.簡述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觀。
27.什么是循序漸進原則?貫徹此原則的要求是什么?
28.簡述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29.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方法。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材料:
一位老師在執教《荊軻刺秦王》后總結全文時,問學生:“大家在學完這篇文章后,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學生A說:“俗話說得好,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刺殺秦王,相當于當今戰爭的斬首行動,就是要斬殺最高軍師指揮首腦,借以瓦解敵軍,使敵軍方寸大亂。2003年在對伊拉克的襲擊中,美國就使用了這一手段,擒殺的是薩達姆!
學生B說:“我感受到荊軻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壯的人物形象,深刻體會到大丈夫一諾千金、蹈死不顧、義薄云天的性格!
(同學們都各抒己見,說得都很好)
突然,學生E站起來說:“我認為荊軻不該去刺殺秦王。因為六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沒人能夠阻止歷史的進程,荊軻去刺殺秦王就是違背歷史規律!”
聽了E的發言后,學生們都把手舉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來,或離開座位;有的則和旁邊的同學私語起來。
這時候,這位老師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同學們,荊軻應該怎么辦呢?請你們思考之后有秩序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說明理由。”(學生稍微安靜)
有的學生說:“荊軻去刺殺秦王,主要還是受燕國太子丹的委托,是意氣用事,不夠理智!边有的學生說:“荊軻找了個樊於期將軍當炮灰,將軍自殺得太不值了,還不如發揮將軍才能,率兵去打仗呢!瘪R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雖然刺殺秦王沒有成功,但是卻展現出壯士一去不復還的豪邁,這種豪情值得肯定!币灿腥苏f:“當初荊軻就不應該接下這個任務,太危險了!”
又有一名學生說:“荊軻應該幫助秦王統一六國,真正在歷史的舞臺上發揮正能量!”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下課的鈴聲響了)
下課了,但這位教師并沒有急于下結論,而是讓學生在課后去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作文題目就是《假如我是荊軻》。
問題:
請用教學的相關理論評析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
31.材料:
小明和小華是同桌,某次考試中二人均得85分。小明開心地說:“我太幸運了,昨天做了套模擬題.居然有3道題重復。”小華卻嘟囔著嘴說:“哎,我已經復習得很充分了呀,可是還有幾個題目不太明白,最后一個題用哪個公式呢?看來,我還得好好地看看!
問題:
(1)根據歸因理論,分析一下兩個人態度差異的原因。
(2)作為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