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11.指導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依據是( )。
A.課程內容
B.課程方案
C.課程目標
D.課程設計
12.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對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是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 )。
A.活動課程
B.社會課程
C.學校課程
D.特色課程
13.“喜者見之則喜,憂者見之則憂”反映了( )。
A.激情具有爆發性
B.心境具有彌散性的特點
C.應激是一種適應性反應
D.心境具有微弱的特點
14.當問及“假如你是校長,你如何對待逃學的學生”時,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種做法。根據皮亞杰的思維發展階段理論,這是因為中學生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具體運算階段
C.形式運算階段
D.前運算階段
15.學生經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這是運用了(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組織策略
16.班集體在育人方面突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 )。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學生
D.集體教育
17.每個學生在所屬的班集體中都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與活動,因此,班集體有利于訓練學生的( )。
A.群體意識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8.形象聯想的學習策略屬于(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問題解決策略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俗語為人格的( )特點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20.下列哪種反應是對挫折的積極應對反應?( )
A.升華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