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2 頁:答案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中的“學”是指每位教師應具有一定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后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教師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的模范。它體現了教師工作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2.【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為人師表的要求就是要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結合選項,本題選A。
3.【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教師衣著要整潔、大方,服飾要符合教師職業特點,體現教師的良好形象,不是以自己的審美觀點為主,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一樣,穿拖鞋也很舒服,但不適合教師上課。
4.【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教師的工作需要家長的支持,教師要得到家長的切實而有效的支持,就必須尊重家長,得到家長的理解。題干中教師在對待學生犯錯時,沒有跟家長有效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是一味地批評。這種做法沒有尊重家長,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而是不可行的。
5.【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教師職業行為規范規定教師應該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同時堅持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對學生嚴慈相濟,不偏袒、歧視、諷刺、挖苦、辱罵、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杜絕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的行為。結合題干,本題選B。
6.【參考答案】A
【名師點睛】馬卡連柯的話是指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學生,也要關心尊重學生,要嚴慈相濟。關愛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因此,本題選A。
7.【參考答案】B
【名師點睛】尊重學生,是教師建立師生問平等關系的表現。在師生平等的交往關系中,教師的愛才是真愛,教師的愛才能夠實現,學生也才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接受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因此,本題選B。
8.【參考答案】D
【名師點睛】教師與家長合作溝通的態度和技巧包括:謙虛和藹、尊重理解、一視同仁、角色置換等。教師對待學生家長要一視同仁,不因對方的經濟、政治地位的高價而有不同。
9.【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家長學校,是向家長系統介紹家庭教育知識的一種形式。
10.【參考答案】C
【名師點睛】略。
二、材料分析題
1.【參考答案】張老師的行為體現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的職業行為規范。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愛崗敬業。張老師替學生清洗衣物、打掃臟物、擦鼻涕等行為,體現了她對工作高度負責,勤懇敬業,樂于奉獻,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是其愛崗敬業的表現。
(2)關愛學生。張老師幫助學生清洗身體、洗衣服、給學生買早餐、上眼藥等行為體現了她關心愛護學生,關愛學生健康,是其關愛學生的表現。
2.【參考答案】家園合作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家園合作對于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有利于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開發幼兒教育資源、有利于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有利于幼兒園保教管理。
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發展最主要的兩大環境,家長和教師分別是這兩大環境的施教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身教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經常的、牢固而深刻的,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認識世界,在家長的行為中潛移默化。就像材料中的小雅,爸媽忙于工作,缺少對她的關注,接送上下學均由保姆負責,學校活動也不參加.這勢必都會影響小雅的性格,而教師要想對她有全面的了解,就需要取得小雅爸媽的合作,這樣才能針對小雅的問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時,家長也應該意識到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工作,自己也是孩子教育的主體,自己有責任與老師、幼兒園合作,共同培養孩子全面發展。不能像材料中小雅的爸媽那樣。因為工作忙,就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與陪伴。家園合作是一種雙向互動活動,幼兒園與家長作為教育者,都是對幼兒實施教育、促進發展的教育主體,只有密切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在合作中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溝通中相互切磋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