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鐵流悲情苦戰職稱考試12年未果的消息,經《人民日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后,引發強烈關注和熱議。為了通過二級作家副高職稱考試,鐵流年年都要放下手頭的創作,努力備戰英語和計算機,僅去年就連考了4次計算機。這使他感到苦惱,也非常失落。
對于職稱評審,不少單位目前仍然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要求必須首先通過英語和計算機職稱考試,才有資格申請。英語和計算機職稱考試,也因此成為許多人職稱晉升的攔路虎,使得很多人為此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都見慣了。
但問題是,所有職稱評審真有必要非先通過英語和計算機職稱考試不可嗎?不可否認,英語和計算機有助于一個人的專業發展、工作能力提高和國際視野擴展,加之現在國際交流頻繁、工作離不了電腦,需要有一定英語和計算機基礎。但問題的關鍵在于,英語和計算機完全沒有必要成為職稱評審的先決條件,一個人如果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成果質量好,就應該獲得相應的職稱。
職稱考試被公眾批評,還因為它的機械。例如,計算機考試中,存在大量明顯脫離實際生活需要的內容,有考生這樣吐槽說,一道Excel2003這樣考:“請將當前工作簿存盤,然后通過快捷鍵關閉當前工作簿。”正確的操作步驟是組合鍵Ctrl+S→Ctrl+F4(或Ctrl+W),而你要是按實際中直接點“保存”和“關閉”按鈕,就是通不過。
從考生的角度來看,為了通過機械的職稱考試,購買模擬題、參加輔導和培訓就成了必需,單人單次雖花不了多少錢,但考慮到全國龐大的應考人群、較高的考試頻次和從上到下的考試組織,其成本之大顯而易見。
鐵流的遭遇,高度濃縮了中國特色職稱考試的悲劇,他遇到的問題也是職稱考試必須重視的現實問題。對于職業技能提升,英語和計算機是錦上添花,但絕不能把它們作為必須要邁過的門檻。國家有關部門應及時改革職稱考試,把大家從無謂的應試備考中解放出來,更多關注職業技能的提升。這樣,人們才會有更好的心情,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業務、工作做好。(胡樂樂)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