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填空題;名詞解釋 |
第 6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9)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相應的括號內。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知識的價值問題,重視實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盧梭
B.斯賓塞
C.裴斯泰洛齊
D.赫爾巴特
2.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3.在歐洲封建社會出現的兩種類型的教育是騎士教育和( )。
A.斯巴達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會學校
D.實科教育
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依據是人的身心發展的( )。
A.階段性
B.個別差異性
C.順序性
D.不均衡性
5.提出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主要是強調教育( )。
A.可以超越社會歷史而存在
B.不受生產發展制約
C.對政治經濟有促進作用
D.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6.教育目的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要規定所需培養的人的身心素質;二是要規定所要培養出的人的( )。
A.質量規格
B.社會價值
C.發展方向
D.發展速度
7.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 )和行為方式。
A.精神面貌
B.思想觀念
C.抽象思維
D.理性思考
8.以某種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一定教學實踐為基礎形成的,教學活動的各個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學實踐形式稱之為( )。
A.教學模式
B.教學原則
C.教學組織形式
D.教學過程
9.人的實踐活動與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是( )。
A.活動性
B.目的性
C.實踐性
D.預期性
10.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性表明,教師任職期間應接受( )。
A.高等教育
B.在職培訓
C.繼續教育
D.終身教育
11.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教育理論知識
B.崇高的職業道德
C.文化學科知識
D.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12.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防止和克服( )。
A.單純書本、排斥實踐,強調個人經驗,否定理論知識的作用
B.兒童中心論
C.空洞說教、單純知識傳授
D.片面單一知識的學習
13.關于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說法錯誤的是( )。
A.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B.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教師和學生進行的個別智力活動或操作活動
C.教學方式可以被運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獨立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D.教學方法是一連串的有目的的活動,它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
14.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是在( )。
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15.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具體執行者是( )。
A.任課教師
B.班主任
C.教導處
D.校長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