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某日"南半球部分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分別代表氣壓帶或風帶。讀圖完成18~20題:
18. ①帶大氣的運動特點和性質為( )。
A. 由低緯流向高緯,暖濕 B. 由高緯流向低緯,冷干
C. 下沉氣流,熱干 D. 上升氣流,暖濕
19. 在③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其特征是( )。
A.常年溫和濕潤
B.常年炎熱干燥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 該日,北半球正處于( )。
A. 夏季 B. 冬季 C. 春季 D. 秋季
讀"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圖,回答21~23題:
21.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的速度超過發達國家,主要原因是( )。
①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②農村勞動力過剩③城市經濟畸形發展④國家政策影響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2. 2000年,城市化和城市人口的正確敘述是( )。
A. 發達國家城市人口比重比1980年略有下降
B.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水平超過發達國家
C. 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數超過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的總和
D. 發展中國家城市人口數超過其總人口的一半
23. 近年來,發達國家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城市人口向郊區、鄉村居民點和小城鎮流動,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
A.地鐵、高速公路等交通事業的發展
B.城市經濟發展緩慢
C.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
D.鄉村及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24. 右圖中甲為一小島國,圖中陰影部分表示該島國擁有的專屬經濟區,其面積應略大于()。
A. π×122海里 B. π×1002海里
C. π×5002海里 D. π×2002海里
25. 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地理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正確的是( )。
A. 地理教與學的組織者 B. 地理知識的傳導者
C. 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D. 地理教與學的主導者
26. 教師運用談話法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 問題設計要準確 B. 提問要靈活 C. 談話重引導 D. 結束有總結
27. 對地理教師教學評價的作用概括最全面準確的是( )。
、倏刂茖颌讷@取反饋③總結交流④鑒定管理⑤督促激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8. 在教學評價中通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 檢查性聽課法 B. 問卷調查法 C. 量化法 D. 征求學生意見法
29. 培養地理學習情感應注意三個方面,下列不正確的是( )。
A. 促成地理學習的不斷成功
B. 加強教師在地理學習情感培養中的表率作用
C. 創造融洽的課堂氣氛和師生關系
D. 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情感的自我養成
三、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5分)
30. 地理教學過程的實質是否能得以體現,任務是否能得以完成,歸根結底還要看學生的地理學習是否真有收益。( )
31. 建立一個課堂地理教育、野外地理教育相統一的完整的地理教育系統,是擺在地理教育學面前的一個新的任務和要求。( )
32. 在地理教學中,學生建立地理判斷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發現學習方式;另一種是歸納學習方式。( )
33.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教師是教學任務的主導者。( )
34. 地理課程內容要體現全國的統一性。( )
四、綜合題(30分)
35. 小王參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動。他們從湖北武當山出發,到云南麗江結束。下圖是考察路線示意圖及相關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該考察路線所經過的名山中,有兩個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一個是黃山,另一個是,其重要價值是、。(3分)
(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兩岸有大量的峰林、峰叢景觀。這些景觀屬于典型的地貌。經過調查與走訪得知,桂林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很大,具體表現是、、。(4分)
(3)小王在麗江感受到了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納西古樂、東巴文字等。麗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你認為麗江在旅游可持續發展中需注意哪些問題?(3分)
36. 讀某島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 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丙地比乙地降水量(多或少),原因是______。
島上A、B兩河哪條河流水能更豐富?。原因是_____。
甲、乙兩個港口筑港條件較好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
(2)根據該島的自然條件,在該島可以發展哪些經濟部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7. 讀下列兩圖回答問題。(8分)
(1)甲國④的城市名稱為,主要工業部門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國⑤處的島嶼名稱為_____________,B處的工業區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4分)
(2)甲國和乙國同為世界經濟發達的島嶼國家,試就兩國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加以比較。(4分)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38. 簡述研究地理教學方法的意義。
39. 簡述地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六、教學設計(20分)
40. 給出一份高中地理任一學期的教學計劃。
相關推薦:2009年河北省某市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