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綜合題
35. (1)武夷山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
(2)喀斯特(巖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收入,促進就業促進文化交流
(3)保護文化遺產;旅游設施建設要與景觀相協調;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36. (1)多地處盛行西風的迎風坡A落差大乙海岸線曲折(海灣);山地的背風坡;地形平坦開闊
(2)采礦林業種植業漁業運輸旅游
37. (1)阿伯丁石油九州島名古屋
(2)相同點:①都是島國,海岸線曲折,海運業發達;②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工業化水平很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④都有世界著名漁場,漁業資源豐富;⑤新興電子工業在布局上都朝國土南北兩端擴展。
不同點:①氣候類型不同。英國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日本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②工業發展條件及工業布局類型不同。英國是世界上發展最早的工業國,有較豐富的煤、鐵資源,屬"煤鐵復合體型"工業布局;日本本國自然資源貧乏,靠進口原料和燃料發展工業,屬"臨海型"工業布局。③農業發展條件不同。英國地多人少,農業以畜牧業為主,農業現代化側重于機械化和生物技術;日本地少人多,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現代化側重于生物技術和水利化。
五、簡答題
38. [答案要點] (1)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職能的發揮;
(2)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調控地理教學過程;
(3)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5)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
39. [答案要點] 地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包括:(1)文、表、圖結合的規律;(2)地理事實與地理原理并重的規律;(3)綜合練習的規律;(4)地理知能統一的規律;(5)地理智育與德育統一的規律;(6)人文相關的規律。
六、教學設計
40. (1)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21世紀祖國建設的接班人。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課是高中學生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2)高一上冊地理總體教學目的
①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
②培養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3)本學期教學任務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冊教學。
(4)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冊主要是自然地理內容,主要從自然科學角度研究地球。使學生認識處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層是由相互交錯、重疊的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組成的。地球表層又是一個開放的、復雜的、巨大的系統,它不僅與宇宙有密切聯系,還與地殼以下的地球內部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上冊共四個單元: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以及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意義。讓學生懂得宇宙作為人類生存的地球的環境,和人類自然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二單元"大氣"主要讓學生了解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和變化特點。大氣是天氣現象發生的載體,大氣的性質和氣候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系。氣候的形成變化依賴于大氣的運動變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運動特點。讓學生明白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三單元"陸地和海洋"主要讓學生了解陸地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地理特點。使得學生明白陸地和海洋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保護陸地和海洋環境是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
第四單元"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是本學期最后一個單元也是一個總結性的單元。這個單元讓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認識到: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為人類提供資源,如氣候資源、海洋資源、陸地資源等環境資源。然而自然環境也有破壞人類活動的時候,會發生一些人類暫時無法抗拒的環境災害。比如氣象災害、臺風、地質災害、地震。人類在地理環境中應該利用好各種環境資源,同時也要預防各種環境災害。
(5)具體措施
①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并寫好教案。
②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運用生產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插圖、閱讀材料、活動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③布置適當的課外作業,并及時批閱、講解作業。
④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⑤適當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上課,并補充課外知識。
(6)課時安排
周次日期內容19.1-9.7第一章第一節地球在宇宙中29.8-9.14第二節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中秋節39.15-9.21第三節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49.22-9.28第三節地球的運動(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59.29-10.5第三節地球的運動(專題 晝夜半球的判讀) 國慶節610.6-10.12第三節地球的運動(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710.13-10.19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810.20-10.26第二章第一節大氣的受熱過程和熱力環流910.27-11.2第一節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和三圈環流1011.3-11.9期中考試1111.10-11.16第一節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和季風環流1211.17-11.23第一節氣候影響因子及對氣候的影響1311.24-11.30第一節幾種重要的天氣系統1412.1-12.7第二節水的運動1512.8-12.14第三節地殼的運動和變化1612.15-12.21第三章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差異1712.22-12.28第四章第一節自然條件對城市和交通線路的影響1812.29-1.4第二節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91.5-1.11第三節和第四節201.12-1.18期末復習211.14-1.26期末考試
相關推薦:2009年河北省某市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合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