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二、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三、是非判斷題 |
第 4 頁:四、情境分析題 |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皮亞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創立了“發生認識論”。【√】
2、人格的發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
3、青年初期是個體在心理、生理和社會性上向成年人接近的時期。【√】
4、學習準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主要是指橫向的維度。【×】
【答案解析】:學習準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橫向和縱向的維度。
5、元認知過程是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答案解析】:認知過程是一個心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
6、自我意識是個體以及對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的意識。【√】
7、課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
【答案解析】:課堂效率的高低,取決于教師、學生和課堂情境等要素的相互協調。
8、定勢只可以成為正遷移的心理背景。【X】
【答案解析】:定勢既可以成為正遷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為負遷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為阻礙遷移產生的潛在的心理背景。
9、學習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識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從而明確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這叫做概念形成。【×】
【答案解析】:學習者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識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從而明確一類事物的公共關鍵特征,這叫做概念同化。
10、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洛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解析11903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11、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這否定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答案解析】: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但是這并不否定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地位。
12、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展開的。【√】
13、學習策略是通過學習、練習獲得的,并且能通過訓練獲得提高。【√】
14、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能有效地增強記憶。【√】
15、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節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