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2007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心理學(小學類)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心理學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所發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叫做( )
A.心理過程
B.心理發展
C.心理活動
D.心理狀態
2、 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是指( )
A.學習策略
B.學習動機
C.學習準備
D.學習遷移
3、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學習的目的在于以“發現學習”的方式使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他的理論被稱為( )
A.嘗試-錯誤學習理論
B.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C.社會學習論
D.認知-結構學習論
4、下列技能中,屬于心智技能的是( )
A.彈琴技能
B.記憶技能
C.體操技能
D.游泳技能
5、態度的結構不包括( )
A.認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為成分
6、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個體自身行為的( )
A.主觀評價
B.客觀結果
C.情緒體驗
D.成敗經驗
7、小學生中最常見的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動過度為主要特征的行為障礙綜合癥是( )
A.兒童多動綜合癥
B.學習困難綜合癥
C.兒童厭學癥
D.兒童強迫行為
8、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 )
A.經驗
B.策略
C.動機
D.結果
9、教學評價是指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 )
A.價值判斷的過程
B.情感判斷的過程
C.效能判斷的過程
D.態度判斷的過程
10、小學兒童的社會性發展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即社會性認知與( )
A.社會性體驗
B.社會性評價
C.社會性交往
D.社會性適應
11、對道德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認識
C.道德行為
D.道德價值
12、心理學上將個人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叫做( )
A.元認知
B.元邏輯
C.元分析
D.元策略
13、福勒和布朗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三個階段,即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 )
A、關注自我
B.關注教法
C.關注學生
D.關注社會
14、研究表明,教師的職業能力與教學效果直接存在( )
A.較低的相關
B.較高的向關
C.零相關
D.中度相關
15、學習中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屬于( )
A.學習遷移
B.學習目標
C.學習需要
D.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