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二、填空題;三、簡答題;四、論述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二、填空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三、簡答題;四、論述題 |
二、填空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義務教育是國家用____形式規定,對一定年齡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
22.《學記》主張教學要遵循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學不躐等”,即教學要遵循____的原則。
23.學校教育所培養人才的政治、道德要反映國家政治經濟制度的要求,國家的這種要求主要通過制定____、規定政治思想教育內容及相應的考試評價手段等來實現。
24.20世紀20年代有研究者試圖以實證的研究證明教育的經濟貢獻,但教育對生產力貢獻的認識,只有到了60年代,尤其是在____理論形成以后,才真正引起注意。
25.人的身心發展的特殊性表現在,人的身心發展具有____,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
26.人在身心發展的不同年齡階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心理學上稱為____。
27.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導向作用、激勵作用和____作用。
28.制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____。
29.要確立青少年、兒童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和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就觀念層面而言,要正確認識學生的____,樹立現代的學生觀。
30.在我國的一系列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中規定未成年學生享有人身權和受教育權,其中,____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
31.我國的課程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特指____。
32.地方課程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機構和教育科研機構編訂的課程。其編訂目的在于____國家級課程的內容。
33.教學是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根本目的.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教學具有多種形態,是多樣性與____的統一。
34.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5.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作業的檢查與批改、____、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36.選答型試題要求學生從教師提供的若干答案中挑選出正確的答案,可以分為是非題、多項選擇題與____三種。
37.教育者是德育過程的組織者、領導者,是一定社會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體現者,在德育過程中起____作用。
38.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主要包括:環境陶冶、藝術陶冶和____。
39.____是一個復雜的小社會體系,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
40.輿論是指班級中占優勢的,為大多數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正確的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____、同化、激勵的作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古代學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2.簡述學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43.簡述美育在普通中學的實施要求。
44.貫徹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應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45.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0分)
46.“學生揚揚(化名),現為六年級學生,原來上課不專心,常搗亂,不完成作業,經常與同學發生沖突,同學對他敬而遠之。五年級時新來了一位邱老師擔任班主任.認為應該多鼓勵揚揚,讓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常常對他表揚有加,尤其是在他有進步時,哪怕是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進步。一段時間后,效果果然明顯,揚揚對自己的行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強。但不久,揚揚又犯錯誤了,一是和許多勸他的同學吵上了,還說: “邱老師經常表揚我的。所以這次他也不會說我,我才不怕你們呢。二是在一堂課上他屢次不遵守紀律,經多次‘激勵式’的引導無效后.邱老師進行了批評,揚揚竟離開教室揚長而去。”請運用教育理論評析邱老師的教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