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供,如有出入,僅作參考。
考試時間:120 分鐘考試總分:150 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 小題,每小題3 分,共60 分)
1.【答案】C.物質結構與性質。
2.【答案】B.課程標準是高校招生考試的命題依據。
3.【答案】D.模仿。
4.【答案】B.化學復習課。
5.【答案】:C 演示法。
15.【答案】C.
16.【答案】D.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滴加在石蕊試紙上,試紙變藍色;濃氨水顯堿性。
17.【答案】A.2 種。
18.【答案】D.各種副反應均使絡合物的穩定性降低。
19.【答案】C.
Cl
O2N NO2
NO2
20.【答案】B.SO2+品紅溶液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 小題,第21 題12 分,第22 題13 分,共25 分)
21.【參考解析】
(1)通過《化學與生活》模塊的學習,進一步了解化學的重要作用,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因此,學生應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①認識化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護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②能應用所學化學知識對生活中的有關問題作出判斷和解釋;
③認識化學科學的發展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積極作用,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2)《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學策略:
①教學內容問題化,學生活動與教師講授并重;
②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
③注重科學探究方法的教學;
④明確必修化學的基礎,確認在該模塊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
⑤對教學內容及時進行梳理,使知識結構化、系統化。
22.【參考解析】
(1)“配制一定的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需要學生具備的起點能力:
①溶液配制的原理;
②所需要儀器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③相關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及計算;
④操作要領。
(2)重要意義:
①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
②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③設計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④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意義的學習,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