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財務管理的目標
一、最具有代表性的財務管理目標
這三個目標是一個比一個優越,第二個比第一個都規避了一個缺點,但是又不是十全十美,所以注意客觀題的說法。
(一)利潤最大化
這種觀點的缺點是:
1.利潤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實現的稅后凈利潤,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2.沒有考慮風險因素;
3.沒有考慮獲得的利潤與投入資本的關系;
4.導致企業的短期行為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站在普通股角度,每一股普通股所享有的凈利潤。
如果沒有優先股,那么凈利潤除以普通股的總股數就是每股利潤。也稱每股收益。
與利潤最大化目標一樣,該指標仍然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但這個觀點的優點是考慮了股東的投入和相應的回報之間的投入產出關系。
這個指標的分子(凈利潤)反映的是給普通股股東帶來的回報,分母(普通股股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東在公司的投入,比如,公司普通股每股發行價格是5元,發行1000萬股,總市價是5×1000=5000萬元,表明股東在公司的投入資本是5000萬元,假設每股價格不變,如果發行1億股,那么股東在公司投入的資本就是5億元,所以,在股票價格不變的前提條件下,股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東在公司的投入是多少,因此這個指標可以反映股東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
1.企業的價值是指企業未來能給投資者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所折成的現值,既然要折現,所以,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因素;
2.將未來帶來的經濟利益的流入折成現值的時候,通常情況下用股東要求的報酬率作為折現率,股東要求的報酬率包括無風險報酬率和風險報酬率,風險程度越高,風險報酬率越高,計算企業價值的折現率就越大,其選擇的折現率是包含有風險因素的折現率,即考慮了風險因素;
3.企業的市場價值是未來持續經營過程中源源不斷持續的流入折現的結果,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必須確保這種流入是持續、長久的,所以,克服了企業的短期行為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相背離的情形;
4.在成熟的證券市場條件下,股票價格的高低通常情況下可以反映股票的價值,也就是可以反映企業的價值,如果市場是有效的、完善的、健全的,那么,股票價格越高,企業價值就越大。所以,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就等同于追求股票價格的最大化。從公司內部管理的角度來講,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取決于公司的經營業績,取決于公司給股東回報的高低,公司給股東回報的高低是通過每股收益來反映的。所以,不考慮其他因素,每股收益越大,每股價格就越高,企業價值就越大,每股收益恰恰反映了投入資本與獲得利潤之間的配比關系。
綜上所述,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克服了利潤最大化的四個缺點:
(1)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
(2)考慮了風險;
(3)克服了短期行為,追求的是長遠發展;
(4)考慮了投入資本與獲得利潤之間的配比關系。
除此,其還有兩個獨特的優點:
(1)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
(2)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股票價格的高低可以反映企業價值的大小,要有兩個前提假設:(1)市場是有效、完善、健全的;(2)影響股票價值的唯一因素就是每股收益。但這種假設在現實中是很難成立的,所以,股票價格的高低并不能客觀的反映其真實價值,而且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股票價格的變動并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價值的變動。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實際上是強調在權衡企業相關利益的約束條件下,最終能夠實現所有者或股東權益的最大化。
二、所有者與經營者、所有者與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方法
(一)所有者與經營者的矛盾與協調
經營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就是經營者希望在提高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同時,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和股東則希望以較小的享受成本支出帶來更高的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協調所有者與經營者矛盾的主要方法有:(1)解聘;(2)接收;(3)激勵。
接收是通過市場約束經營者的辦法。如果經營者經營決策失誤、經營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業價值提高,該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接收或吞并,相應經營者也會被解聘。為此,經營者了為避免這種接收,必須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價。
(二)所有者與債權人的矛盾與協調
債權人希望能夠在債權到期時安全收回債權,所以,債權人希望企業的負債程度越低越好,而企業的所有者希望在資金回報率高于借入資金利息率的前提條件下,擴大負債規模帶來額外的剩余。比如,投入資金的使用回報率是10%,借入資金利息率是6%,10%的回報率補償了6%的利息率之后,還能給股東帶來剩余的4%。在這個前提下,股東希望負債程度高一些,而債權人希望負債程度低一些,這樣就產生了矛盾。
協調所有者與債權人矛盾的主要方法有:
(1)附限制性條款的借款;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第三節 財務管理的環境
第一章的出題點大部分都是客觀題,只要注意不要混淆,還是很容易掌握的。
財務管理環境又稱理財環境,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主要有三方面: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
一、經濟環境
(一)經濟周期
(二)經濟發展水平
(三)宏觀經濟政策
二、法律環境
(一)企業組織形式與公司治理
(二)稅法
(三)財務法律規范
三、金融環境
金融環境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最主要的環境,因為企業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都離不開金融市場,所以,這個環境因素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關系最為密切。
1.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四個基本特征。
通常情況下,金融工具的流動性越強,也就是越容易變現,風險就越小,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風險越小,收益就越小。
2.金融工具若按期限不同可分為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前者主要有商業票據、國庫券(國債)、可轉讓大額定期存單、回購協議等;后者主要是股票和債券。
3.按金融工具的屬性分為基礎性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基礎性金融市場是指以基礎性金融產品為交易對象的金融市場,如商業票據、企業債券、企業股票的交易市場。
金融衍生品就是期權、期貨等。
4.利率的分類注意以下兩種:
(1)按利率之間的變動關系,分為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準利率又稱基本利率,是指在多種利率并存的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利率。
在我國,中國人民對商業銀行貸款的利率是基準利率。商業銀行對企業和個人的貸款利率就是套算利率。
(2)按利率與市場資金供求情況的關系,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
5.資金的利率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1)純利率;(2)通貨膨脹補償率(或稱通貨膨脹貼水);(3)風險收益率。
純利率是指沒有風險和通貨膨脹情況下的均衡點利率。
風險收益率包括違約風險收益率、流動性風險收益率和期限風險收益率。
期限風險收益率是指為了彌補因償債期長而帶來的風險,由債權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2008年會計職稱考試遠程網絡輔導方案
輔導方案 教材訂購熱線:010-62168566
會計職稱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名 |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40 |
20 |
6 |
|||||||
22 |
6 |
||||||||
50 |
21 |
6 |
|||||||
21 |
6 |
||||||||
20 |
6 |
||||||||
會計證課程輔導方案 |
精講班 |
沖刺班 |
報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會計基礎與實務》 |
60 |
20 |
|||||||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
40 |
||||||||
《初級會計電算化》 |
彭 云 |
|
|
|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欄目
希望與其他考生進行交流?點擊進入會計職稱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