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投資板塊
包括凈現金流量計算、指標計算、指標應用。
【例1】為提高生產效率,某企業擬對一套尚可使用5年的設備進行更新改造。新舊設備的替換將在當年內完成(即更新設備的建設期為0),不涉及增加流動資金投資,采用直線法計提設備折舊。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已知舊設備當前的賬面價值為189 000元,對外轉讓可獲變價收入130 000元,預計發生清理費用1 000元(用現金支付)。如果繼續使用該舊設備,到第五年末的預計凈殘值為10 000元(與稅法規定相同)。
資料二:該更新改造項目有甲、乙兩個方案可供選擇。
甲方案的資料如下:
購置一套價值329 000元的A設備替換舊設備,該設備預計到第五年末回收的凈殘值為50 000元(與稅法規定相同)。使用A設備可使企業每年增加息稅前利潤50 000元(不包括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的凈損失);
乙方案的資料如下:
購置一套B設備替換舊設備,各年相應的更新改造增量凈現金流量分別為ΔNCF0=-750 000(元),ΔNCF1~5=200 000(元)。
資料三:已知當前企業投資的風險收益率率為4%,無風險收益率為8%。
要求:
(1)根據資料一計算下列指標:
①舊設備的變價凈收入
②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2)根據資料二中甲方案的有關資料和其他數據計算與甲方案有關的指標:
①因更新改造第一年初增加的凈現金流量
②運營期內每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舊
③運營期各年的增量稅后凈現金流量
④甲方案的差額內部收益率(ΔIRR甲);
(提示:介于24%和28%之間)
(3)根據資料二中乙方案的有關資料計算乙方案的有關指標:
①更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
②B設備的投資額
③乙方案的差額內部收益率(ΔIRR乙);
(4)根據資料三計算企業要求的投資報酬率;
(5)以企業要求的投資報酬率為決策標準,按差額內部收益率法對甲、乙兩方案作出評價,并為企業作出是否更新改造設備的最終決策,同時說明理由。
相關推薦:輕松應對考試:會計職稱考場正確的答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