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決策指標計算:
差額內部收益率的計算與內部收益率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所依據的是差量凈現金流量。
(4)決策原則:
當差額內部收益率指標大于或等于行業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時,原始投資額大的方案較優;反之,則投資少的方案為優。
4.年等額凈回收額法(NA)
(1)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定義
指通過比較所有投資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NA)指標的大小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決策方法。
年等額凈回收額,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方案的凈現值平均分攤到項目計算期的各年。
(2)適用條件:
原始投資不同,特別是項目計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較決策。
(3)決策指標計算
計算公式
年等額凈回收額=方案凈現值×回收系數=方案凈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計算步驟
①計算凈現值;
②用凈現值除以年金現值系數(注意期數使用項目計算期),得出年等額凈回收額
③根據年等額凈回收額進行決策。
(4)決策原則
年等額凈回收額最大的方案為優。
5.計算期統一法
(1)計算期統一法定義
指通過對計算期不相等的多個互斥方案選定一個共同的計算分析期,以滿足時間可比性的要求,進而根據調整后的評價指標來選擇最優方案的方法。
(2)決策指標計算
方法一:方案重復法(計算期最小公倍數法)
①計算每個方案原計算期內的NPV,評價財務可行性,去掉不可行方案;
②尋找可行方案計算期的最小公倍數,作為統一的計算期。在統一的計算期內調整算出NPV';
③NPV'大的方案為優 。
方法二:最短計算期法(又稱最短壽命期法)
①計算每個方案原計算期內的NPV,評價財務可行性,去掉不可行方案;
②可行方案中計算原計算期內的年等額凈回收額;
③按照最短的計算期來計算出各可行方案的相應凈現值NPV;
④選NPV最大的方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