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jié) 營運資金管理的主要內(nèi)容 |
第 2 頁:第二節(jié) 現(xiàn)金管理 |
第 3 頁:第三節(jié) 應收賬款管理 |
第 4 頁:第四節(jié) 存貨管理 |
第 5 頁:第五節(jié) 流動負債管理 |
第三節(jié) 應收賬款管理
一、應收賬款的功能:增加銷售、減少存貨
二、應收賬款的成本
1.機會成本=日銷售額×平均收現(xiàn)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2.管理成本包括:調(diào)查顧客信用狀況的費用、收集各種信息的費用、賬簿的記錄費用、收賬費用等。
3.壞賬成本=賒銷額×預計壞賬損失率
三、應收賬款的原因:商業(yè)競爭(賒銷)、銷售與收款的時間差距。
四、信用政策
信用標準過于嚴格→可能會降低對符合可接受信用風險標準客戶的賒銷額→減少壞賬損失、減少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但不利于擴大企業(yè)銷售量甚至會因此限制企業(yè)的銷售機會;
信用的定性分析——5C系統(tǒng)(品質(zhì)、能力、資本、抵押、條件)
品質(zhì):管理者的誠實和正直表現(xiàn),體現(xiàn)還款意圖和愿望。
能力:指經(jīng)營能力及獲利情況,
條件:指影響申請者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一項重要的外部因素。
信用的定量分析——從考察信用申請人的財務報表開始。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法評價顧客的財務狀況
流動性和營運資本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現(xiàn)金對負債總額比率)債務管理和支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數(shù)、長期債務對資本比率、帶息債務對資產(chǎn)總額比率,以及負債總額對資產(chǎn)總額比率)盈利能力指標(銷售回報率、總資產(chǎn)回報率和凈資產(chǎn)收益率)
信用條件:1.信用期間;2.折扣期限(顧客享受折扣的付款期限)和現(xiàn)金折扣
【信用條件決策】增加的稅前損益>0,可行。
1.計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銷售量×單位邊際貢獻
2.計算實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費用的增加:
(1)應收賬款占用資金的應計利息增加=新政策-舊政策
(應收賬款應計利息=日銷售額×平均收現(xiàn)期×變動成本率×資本成本)
(2)存貨占用資金應計利息增加=存貨增加量×單位變動成本×資本成本
(3)應付賬款增加導致的應計利息減少=應付賬款平均余額增加×資本成本
(4)計算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的增加
(5)計算現(xiàn)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現(xiàn)金折扣政策的改變)
3.計算改變信用政策增加的稅前損益
增加的稅前損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成本費用
五、應收賬款的監(jiān)控
(一)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期末應收賬款/平均日銷售額
平均逾期天數(shù)=應收賬款周轉天數(shù)-平均信用期天數(shù)
(二)賬齡分析表
將應收賬款劃分為未到信用期的應收賬款和以30天為間隔的逾期應收賬款
(三)應收賬款賬戶余額的模式
反映了一定期間(如一個月)的賒銷額,是重要的現(xiàn)金流預測工具
(四)ABC分析法又稱“重點管理法”。
它將企業(yè)的所有欠款客戶按其金額的多少進行ABC分類排隊,然后分別采取不同的收賬策略的一種方法。
六、應收賬款日常管理
(一)調(diào)查客戶信用:直接調(diào)查、間接調(diào)查
(二)評估客戶信用
(三)收賬的日常管理
(四)應收賬款保理:有追索權保理、無追索權保理、明保理、暗保理、折扣保理、到期保理
其中,無追索權保理和到期保理,保理商承擔全部風險。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