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短期借款 |
第 2 頁:短期融資券 |
第 3 頁:商業信用 |
第 4 頁:流動負債的利弊 |
第五節 流動負債管理
短期借款
【考情分析】
考頻:★★★
2009年、2012年單選、2013年計算
【本節目錄】
1.短期借款的信用條件
2.短期借款的成本
【高頻考點】:短期借款
流動負債主要有三種主要來源:主要來源:短期借款、短期融資券、商業信用,各種來源具有不同的獲取速度、靈活性、成本和風險。
短期借款
企業的借款通常按其流動性或償還時間的長短,劃分為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短期借款是指企業同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期限在1年(含1年)以下的各種借款。
目前我國短期借款按照目的和用途分為生產周轉借款、臨時借款、結算借款、票據貼現借款等。按照國際慣例,短期借款往往按償還方式不同分為一次性償還借款和分期償還借款;按利息支付方式不同分為攸款法借款、貼現法借款和加息法借款;按有無擔保分為抵押借款和信用借款。
短期借款可以隨企業的需要安排,便于靈活使用,但其突出的缺點是短斯內荽歸還,且可能會附帶很多附加條件。
(一)短期借款的信用條件
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貸款時,通常會附帶一迨的信用條件。短期借款所附帶的一些信用條件主要有:
1.信貸額度
信貸額度亦即貸款限額,是借款企業與銀行在協議中規定的借款最高限額,信貸額度的有效期限通常為1年。一般情況下,在信貸額度內,企業可以隨時按需要支用借款。但是,銀行并不承擔必須貸款的義務。如果企業信譽惡化,即使在信貸限額內,企業也可能得不到借款。此時,銀行不會承擔法律責任。
2.周轉信貸協定
周轉信貸協定是銀行具有法律義務地承諾提供不超過某一最高限額的貸款協定。在協定的有效期內,只要企業借款總額未超過最高限額,銀行必須滿足企業任何時候提出的借款要求。企業要享用周轉信貸協定,通常要對貸款限額的未使用部分付給銀行一筆承諾費用。
周轉信貸協定的有效期常超過1年,但實際上貸贏每幾個月發放一次,所以這種信貸具有短期和長期借款的雙重特點。
3.補償性余額
補償性余額是銀行要求借款企業在銀行中保持按貸款限額或實際借用額一定比例(通常為10%-20%)計算的最低存款余額。對于銀行來說,補償性余額有助于降低貸款風險,補償其可能遭受的風險;對借款企業來說,補償性余額則提高了借款的實際利率,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4.借款抵押
為了降低風險,銀行發放貸款時往往需要有抵押品擔保。短期付款的抵押品主要有應收賬款、存貨、應收票據、債券等。銀行將根據抵押品面值的30%—90%發放貸款,具體比例取決于抵押品的變現能力和銀行對風臉的態度。
5.償還條件
貸款的償還有到期一次償還和在貸款期內定期(每月、季)等額償還兩種方式。一般來講,企業不希望采用后一種償還方式,因為這會提高借款的實際年利率;而銀行不希望采用前一種償還方式,是因為這會加重企業的財務負擔,增加企業的拒付風險,同時會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6.其他承諾
銀行有時還要求企業為取得貸款而作出其他承諾,如及時提供財務報表、保持適當的財務水平(如特定的流動比率)等。如企業違背所作出的承諾,銀行可要求企業立即償還全部貸款。
(二)短期借款的成本
短期借款成本主要包括利息、手續費等。短期借款成本的髙低主要取決于貸款利率的高低和利息的支付方式。短期貸款利息的支付方式有收款法、貼現法和加息法三種,付息方式不同,短期借款成本計算也有所不同。
1.收款法
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時向銀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銀行向企業貸款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收取利息。采用收款法時,短期貸款的實際利率就是名義利率。
2.貼現法
貼現法又稱折價法,是指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錡,先從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到期時借款企業償還全部貸款本金的一種利息支付方法。在這種利息支付方式下,企業可以利用的貸款只是本金減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額,因此,貸款的實際利率要髙于名義利率。
3.加息法
加息法是銀行發放分期等額償還貸款時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在分期等額償還貸款情況下,銀行將根據名義利率計算的利息加到貸款本金上,計算出貸款的本息和,要求企業在貸款期內分期償還本息之和的金額。由于貸款本金分期均衡償還,借款企業實際上只平均使用了貸款本金的一半,卻支付了全額利息。這樣企業所負擔的實際利率便要高于名義利率大約1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