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五十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一)量本利分析的含義
量本利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簡稱CVP分析,它是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為企業預測、決策、規劃和業績考評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二)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假設
一般來說,量本利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四個假設前提:
1.總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
該假設要求企業所發生的全部成本可以按其性態區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變動成本總額與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固定成本總額保持不變。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和單位變動成本通常是與業務量大小無關的。因此,按成本習性劃分成本是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前提條件。
2.銷售收入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
該假設要求銷售收入必須隨著業務量的變化而變化,兩者之間應保持完全線性關系,因此,當銷售量在相關范圍內變化時,產品的單價不會發生變化。
3.產銷平衡
假設當期產品的生產量與業務量相一致,不考慮存貨水平變動對利潤的影響。即假定每期生產的產品總量總是能在當期全部銷售出去,產銷平衡。假設產銷平衡,主要是在保本分析時不考慮存貨的影響。
4.產品產銷結構穩定
假設同時生產銷售多種產品的企業,其銷售產品的品種結構不變。即在一個生產與銷售多種產品的企業,以價值形式表現的產品的產銷總量發生變化時,原來各產品的產銷額在全部產品的產銷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在產銷多種產品的情況下,保本點會受到多種產品貢獻和產銷結構的影響,只有在產銷結構不變的基礎進行的保本分析才是有效的。
(三)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量本利分析的基本關系式
息稅前利潤=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這個方程式是明確表達量本利之間數量關系的基本關系式。它含有五個相互聯系的變量,給定其中四個變量,便可求出另外一個變量的值。
2.邊際貢獻
邊際貢獻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余額。表示邊際貢獻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用總額來表示,即邊際貢獻;二是用單位金額來表示,即單位邊際貢獻;三是用相對數表示,即邊際貢獻率。
(1)邊際貢獻=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
=單位邊際貢獻×銷售量
=固定成本總額+營業利潤
(2)單位邊際貢獻=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3)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總額÷銷售收入總額×100%=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提示】邊際貢獻率+變動成本率=1
從上述有關公式可以看出,企業的邊際貢獻與營業利潤有著密切的關系;邊際貢獻首先用于補償企業的固定成本,只有當邊際貢獻大于固定成本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否則企業將虧損。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