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五十三】多種產品量本利分析
目前,進行多種產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權平均法、聯合單位法、分算法、順序法和主要產品法等。
(一)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指在各種產品邊際貢獻的基礎上,以各種產品的預計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權數,確定企業加權平均的綜合邊際貢獻率,進而分析多品種條件下量本利關系的一種方法。
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多種產品保本點銷售額的關鍵,是根據各種產品的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銷售數量計算出一個加權平均的邊際貢獻率,然后根據固定成本總額和加權平均的邊際貢獻率計算出保本點銷售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
某種產品保本銷售額=
某種產品保本銷售量=某種產品保本銷售額/某種產品銷售單價
(二)聯合單位法
聯合單位法是指在事先確定各種產品間產銷實物量比例的基礎上,將各種產品產銷實物量的最小比例作為一個聯合單位,確定每一聯合單位的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進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
該方法將多種產品保本點的計算問題轉換為單一產品保本點問題的計算。根據存在穩定比例關系的產銷量比,可以計算出每一聯合單位的聯合單位邊際貢獻和聯合單位變動成本,并以此計算整個企業的聯合保本點銷售量以及各產品的保本點銷售量。
(三)分算法
分算法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將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標準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確定每種產品應補償的固定成本數額,然后再對每一種產品按單一品種條件下的情況分別進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該方法的關鍵是要合理地進行固定成本的分配。在分配固定成本時,對于專屬于某種產品的固定成本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對于應由多種產品共同負擔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則應選擇適當的分配標準在各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鑒于固定成本需要由邊際貢獻來補償,故按照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為常見。
(四)順序法
順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規定的品種順序,依次用各種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整個企業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產品的邊際貢獻補償完為止,從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種方法。
(五)主要產品法
在企業產品品種較多的情況下,如果存在一種產品是主要產品,它提供的邊際貢獻占企業邊際貢獻總額的比重較大,代表了企業產品的主導方向,則可以按該主要品種的有關的資料進行量本利分析,視同于單一品種。確定主要品種應以邊際貢獻為標志,并只能選擇一種主要產品。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