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五十八】作業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管理是一種符合戰略管理思想要求的現代成本計算和管理模式。它既是精確的成本計算系統,也是改進業績的工具。作業成本管理包含兩個維度的含義:成本分配觀和流程觀。
成本分配觀,它說明成本對象引起作業需求,而作業需求又引起資源的需求。因此,成本分配是從資源到作業,再從作業到成本對象,而這一流程正是作業成本計算的核心。
成本流程觀,它為企業提供引起作業的原因(成本動因)以及作業完成情況(業績計量)的信息。流程觀關注的是確認作業成本的根源、評價已經完成的工作和已實現的結果。企業利用這些信息,可以改進作業鏈,提高從外部顧客獲得的價值。
流程價值分析關心的是作業的責任,包括成本動因分析、作業分析和業績考核三個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以作業來識別資源,將作業分為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并把作業和流程聯系起來,確認流程的成本動因,計量流程的業績,從而促進流程的持續改進。
1.成本動因分析
2.作業分析
分析和評價作業、改進作業和消除非增值作業構成了流程價值分析與管理的基本內容。改進流程首先需要將每一項作業分為增值作業或非增值作業,明確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然后再進一步確定如何將非增值成本減至最小。
所謂增值作業,就是那些顧客認為可以增加其購買的產品或服務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業中的作業。一項作業必須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才可斷定為增值作業:
(1)該作業導致了狀態的改變;
(2)該狀態的變化不能由其他作業來完成;
(3)該作業使其他作業得以進行。
增值作業又可分為高效作業和低效作業。增值成本即是那些以完美效率執行增值作業所發生的成本,或者說,是高效增值作業產生的成本。而那些增值作業中因為低效率所發生的成本則屬于非增值成本。
非增值作業,是指即便消除也不會影響產品對顧客服務的潛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業,如果一項作業不能同時滿足增值作業的三個條件,就可斷定其為非增值作業。執行非增值作業發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持續改進和流程再造的目標就是尋找非增值作業,將非增值成本降至最低。
在區分增值成本與非增值成本之后,企業要盡量消除或減少非增值成本,最大化利用增值作業,以減少不必要的耗費,提升經營效率。
作業成本管理中進行成本節約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四種形式:
(1)作業消除:消除非增值作業或不必要的作業,降低非增值成本;
(2)作業選擇:對所有能夠達到同樣目的的不同作業,選取其中最佳的方案;
(3)作業減少:以不斷改進的方式降低作業消耗的資源或時間;
(4)作業共享:利用規模經濟來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
作業分析是流程價值分析的核心,通過對作業的分析研究,進而采取措施,消除非增值作業,改善低效作業,優化作業鏈,對于削減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作業業績考核
實施作業成本管理,其目的在于找出并消除所有非增值作業,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削減非增值成本。若要評價作業和流程的執行情況,必須建立業績指標,可以是財務指標,也可以是非財務指標,以此來評價是否改善了流程。財務指標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與非增值報告,以及作業成本趨勢報告。而非財務指標主要體現在效率、質量和時間三個方面,如投入產出比、次品率和生產周期等。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