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沖刺必看 | 穩拿86考分 | 30課時點題密訓<<<
【考點六十九】上市公司財務分析
(一)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分析內容 |
分析指標 |
指標計算 |
經濟含義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 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
每股收益是綜合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績。 |
|
每 股 收 益 |
注: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簡化計算,但要統一。 稀釋每股收益是在考慮潛在普通股稀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進行調整后再計算的每股收益。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 |
每股收益這一財務指標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上市公司之間具有相當大的可比性,因而在各上市公司之間的業績比較中被廣泛地加以引用。此指標越高,表明投資價值越大;否則反之,但是每股收益多并不意味著每股股利多,此外,每股收益不能反映股票的風險水平。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每 股 股 利 |
每股股利=現金股利總額/期末普通股股數 |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上市公司每1股普通股獲取股利的大小,是投資者股票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之一。由于凈利潤是股利分配的來源,因此每股股利的多少很大程度取決于每股收益的多少。但上市公司每股股利發放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小影響以外,還取決于企業的股利發放政策和投資機會。 |
每股股利=現金股利總額/期末普通股股數 |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股利發放率,即每股股利分配額與當期的每股收益之比。借助于該指標,投資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 |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市 盈 率 |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
市盈率是股票市場上反映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該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場上的投資者對股票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預期。一方面,市盈率越高意味著投資者對該股票的收益預期越看好、投資價值越大;反之,投資者對該股票評價越低。另一方面,市盈率越高,也說明獲得一定的預期利潤投資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因此,投資于該股票的風險也越大;市盈率越低,說明投資于該股票的風險越小。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市 盈 率 |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
影響企業股票市盈率的因素有: (1)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長性; (2)投資者所獲報酬率的穩定性; (3)市盈率也受到利率水平變動的影響。當市場利率水平變化時,市盈率也應作相應的調整。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市 盈 率 |
使用市盈率進行分析的前提是每股收益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如果每股收益很小或接近虧損,但股票市價不會降至為零,會導致市盈率極高,但此時很高的市盈率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此外,以市盈率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盡管具有市場公允性,但還存在一些缺陷: (1)股票價格的高低受很多因素影響,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會使股票價格偏離其內在價值; |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市 盈 率 |
(2)市盈率反映了投資者的投資預期,但由于市場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投資者可能會對股票做出錯誤估計。因此,通常難以根據某一股票在某一時期的市盈率對其投資價值做出判斷,應該進行不同期間以及同行業不同公司之間的比較或與行業平均市盈率進行比較,以判斷股票的投資價值。 |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每 股 凈 資 產 |
每股凈資產=期末凈資產/期末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
利用該指標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如在企業性質相同、股票市價相近的條件下,某一企業股票的每股凈資產越高,則企業發展潛力與其股票的投資價值越大,投資者所承擔的投資風險越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在市場投機氣氛較濃的情況下,每股凈資產指標往往不太受重視。 |
上市公司特殊財務分析指標 |
市 凈 率 |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反之,則投資價值較低。但有時較低市凈率反映的可能是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不良預期,而較高市凈率則相反。因此,在判斷某只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還要綜合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等因素。 |
(二)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內容 |
闡釋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概念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管理層對于本企業過去經營狀況的評價分析以及對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是對企業財務報表中所描述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解釋,是對經營中固有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揭示,同時也是對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預期。 |
披露原則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大多涉及“內部性”較強的定性型軟信息,無法對其進行詳細的強制規定和有效監控,因此,西方國家的披露原則是強制與自愿相結合,企業可以自主決定如何披露這類信息。我國也基本實行這種原則。如中期報告中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部分以及年度報告中的“董事會報告”部分,都是規定某些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必須披露,而另一些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鼓勵企業自愿披露。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內容 |
上市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主要包括兩部分:報告期間經營業績變動的解釋與企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信息。 |
【提示1】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于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提示2】在“報告期間經營業績變動的解釋”中,若企業實際經營業績較曾公開披露過的本年度盈利預測或經營計劃低于10%以上或高于20%以上,應詳細說明造成差異的原因。
【提示3】企業可以編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預測,該盈利預測必須經過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核并發表意見。
關注考試吧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