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十八】預算的編制方法
常見的預算方法主要包括增量預算法、零基預算法、固定預算法、彈性預算法、定期預算法與滾動預算法,這些方法廣泛應用于營業活動有關預算的編制。
1.增量預算法
增量預算法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降低成本的措施,通過調整有關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方法。
缺點: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費用項目,可能使原來不合理的費用繼續開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開支合理化,造成預算上的浪費。
它的編制遵循如下假定:
(1)企業現有業務活動是合理的,不需要進行調整;
(2)企業現有各項業務的開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預算期予以保持;
(3)以現有業務活動和各項活動的開支水平,確定預算期各項活動的預算數。
2.零基預算法
零基預算法的全稱為“以零為基礎的編制計劃和預算的方法”,它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一切以零為出發點,從實際需要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
優點:
(1)不受現有費用項目的限制;
(2)不受現行預算的束縛;
(3)能夠調動各方面節約費用的積極性;
(4)有利于促使各基層單位精打細算,合理使用資金。
缺點:編制工作量大。
編制零基預算時,要劃分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和可避免費用項目,劃分不可延緩費用項目和可延緩費用項目。
3.固定預算法
固定預算法又稱靜態預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只根據預算期內正常的、可實現的某一固定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水平作為唯一基礎來編制預算的方法。
缺點:
(1)適應性差;
(2)可比性差。
4.彈性預算法
彈性預算法又稱動態預算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聯動關系,按照預算期內可能的一系列業務量(如生產量、銷售量、工時等)水平編制系列預算的方法。
與按特定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固定預算相比,彈性預算有兩個顯著特點:
(1)彈性預算是按一系列業務量水平編制的,從而擴大了預算的適用范圍;
(2)彈性預算是按成本性態分類列示的,在預算執行中可以計算一定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便于預算執行的評價和考核。
彈性預算的編制,可以采用公式法,也可以采用列表法。
公式法的優點是便于在一定范圍內計算任何業務量的預算成本,可比性和適應性強,編制預算的工作量相對較小;缺點是按公式法進行成本分解比較麻煩,對每個費用子項目甚至細目逐一進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另外對于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只能先用數學方法修正為直線,才能應用公式法。必要時,還需在“備注”中說明適用不同業務量范圍的固定費用和單位變動費用。
列表法的優點是:不管實際業務量多少,不必經過計算即可找到與業務量相近的預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可按總成本性態模型計算填列,不必用數學方法修正為近似的直線成本。但是,運用列表法編制預算,在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時,往往需要使用插補法來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比較麻煩。
理論上,彈性預算法適用于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于編制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尤其是成本費用預算。
彈性預算法所采用的業務量范圍,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情況而定,務必使實際業務量不至于超出相關的業務量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110%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彈性預算法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性態分析的可靠性。
5.定期預算法
定期預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以不變的會計期間(如日歷年度)作為預算期的一種編制預算的方法。
優點:能夠使預算期間與會計期間相對應,便于將實際數與預算數進行對比,也有利于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缺點:該種預算方法固定以一年為預算期,在執行了一段時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員只考慮剩下來的幾個月的業務量,缺乏長遠打算,導致一些短期行為的出現。
6.滾動預算法
滾動預算法又稱連續預算法或永續預算法,是指在編制預算時,將預算期與會計期間脫離開,隨著預算的執行不斷地補充預算,逐期向后滾動,使預算期始終保持為一個固定長度(一般為12個月)的一種預算方法。
優點:
(1)使預算期間依時間順序向后滾動,能夠保持預算的持續性,有利于考慮未來業務活動,結合企業近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2)使預算隨時間的推進不斷加以調整和修訂,能使預算與實際情況更相適應,有利于充分發揮預算的指導和控制作用。
采用滾動預算法編制預算,按照滾動的時間單位不同可分為逐月滾動、逐季滾動和混合滾動。
(1)逐月滾動。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月份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月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按照逐月滾動方式編制的預算比較精確,但工作量比較大。
(2)逐季滾動。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以季度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每個季度調整一次預算的方法。逐季滾動編制的預算比逐月滾動工作量小,但精確度較差。
(3)混合滾動。是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同時以月份和季度作為預算的編制和滾動單位的方法。混合滾動的理論依據是:人們對未來的了解程度具有對近期把握較大,對遠期的預計把握較小特征。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