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標準成本控制與分析
一、 標準成本控制與分析的相關概念
含義 |
標準成本是指通過調査分析、運用技術測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經營條件下所能達到的目標成本。 | |
種類 |
理想標準成本 |
這是一種理論標準,是指在現有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優成本水平,即在生產過程無浪費、機器無故障、人員無閑置、產品無廢品的假設條件下制定的成本標準。 |
正常標準成本 |
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這一標準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等。 |
【提示】
1.正常標準成本大于理想標準成本;
2.理想標準成本要求異常嚴格,一般很難達到,而正常標準成本具有客觀性、現實性和激勵性等特點,所以正常標準成本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
【例題9·判斷題】理想標準成本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能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屬于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 )(2014年)
【答案】×
【解析】正常標準成本考慮了生產過程中不能避免的損失、故障和偏差,屬于企業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成本標準。
二、標準成本的制定
單位產品的標準成本
=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制造費用標準成本
=∑(用量標準×價格標準)
成本項目 |
用量標準 |
價格標準 |
直接材料 |
單位產品材料用量標準 |
材料價格標準 |
直接人工 |
單位產品工時用量標準 (單位產品耗用的標準工時) |
標準工資率 (每小時的工資率) |
制造費用 |
單位產品工時用量標準 (單位產品耗用的標準工時) |
制造費用分配率標準 (每小時的制造費用分配率) |
【例8-11】假定某企業A產品耗用甲、乙、丙三種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的計算如表8-9所示。
表8-9 A產品直接材料標準成本
項目 |
標準 | ||
甲材料 |
乙材料 |
丙材料 | |
價格標準① |
45元/千克 |
15元/千克 |
30元/千克 |
用量標準② |
3千克/件 |
6千克/件 |
9千克/件 |
標準成本③=②×① |
135元/件 |
90元/件 |
270元/件 |
單位產品直接材料標準成本④=∑③ |
495元 |
【例8-12】沿用例8-11中的資料,A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的計算如表8-10所示:
表8-10 A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
項目 |
標準 |
月標準總工時① |
15600小時 |
月標準總工資② |
168480元 |
標準工資率③=②÷① |
10.8元/小時 |
單位產品工時用量標準④ |
1.5小時/件 |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⑤=④×③ |
16.2元/件 |
【例8-13】沿用例8-11中的資料,A產品制造費用的標準成本計算如表8-11所示。
表8-11 甲產品制造費用標準成本
項目 |
標準 | |
工時 |
月標準總工時① |
15600小時 |
單位產品工時標準② |
1.5小時/件 | |
變動制造費用 |
標準變動制造費用總額③ |
56160元 |
標準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④=③÷① |
3.6元/小時 | |
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⑤=②×④ |
5.4元/件 | |
固定制造費用 |
標準固定制造費用總額⑥ |
187200元 |
標準固定制造費用分配率⑦=⑥÷① |
12元/小時 | |
固定制造費用標準成本⑧=②×⑦ |
18元/件 | |
單位產品制造費用標準成本⑨=⑤+⑧ |
23.4元 |
三、成本差異的計算及分析
成本總差異
=實際產量下的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的標準成本
【例題10·單選題】在標準成本管理中,成本總差異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內容。其計算公式是( )。
A.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
B.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預算產量下實際成本
C.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預算產量下標準成本
D.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標準產量下的標準成本
【答案】A
【解析】成本總差異=實際產量下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標準成本。
成本總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的標準成本
=P實Q實-P標Q標
價差=實際用量×(實際價格-標準價格)=Q實(P實-P標)
量差=(實際數量-標準用量)×標準價格=(Q實-Q標)P標
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產量下的實際成本-實際產量下的標準成本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實際價格–標準價格)×實際用量
(2)直接材料數量差異
=(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準用量)×標準價格
【例8-14】沿用例8-11中的資料,A產品甲材料的標準價格為45元/千克,用量標準為3千克/件。假定企業本月投產A產品8000件,領用甲材料32000千克,其實際價格為40元/千克。
【補充要求】
(1)計算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2)計算材料用量差異
(3)計算材料價格差異
【解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40×32000-45×3×8000=200000(元)(超支)
其中:
材料用量差異
=45×(32000-8000×3)=360000(元)(超支)
材料價格差異
=(40-45)×32000=-160000(元)(節約)
2、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實際總人工成本-實際產量下標準人工成本
(1)價差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實際工資率–標準工資率)×實際人工工時
(2)量差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
=(實際人工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人工工時)×標準工資率
【例8-15】沿用例8-12中的資料,A產品標準工資率為10.8元/小時,工時標準為1.5小時/件,工資標準為16.2元/件。假定企業本月實際生產A產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時.實際應付直接人工工資110000元。
【補充要求】
(1)計算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2)計算直接人工效率差異
(3)計算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110000-8000×16.2=-19600(元)(節約)
其中: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
=10.8×(10000-1.5×8000)=-21600(元)(節約)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
=(110000÷10000-10.8)×10000=2000(元)(超支)。
【例題.單選題】下列因素中,一般不會導致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的是( )。(2016年)
A.工資制度的變動
B.工作環境的好壞
C.工資級別的升降
D.加班或臨時工的增減
【答案】B
【解析】工資率差異是價格差異,其形成原因比較復雜,工資制度的變動、工人的升降級、加班或臨時工的增減等都將導致工資率差異。
3、變動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1)價差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工時×(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
(2)量差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
(1)耗費差異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
=實際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2)產量差異
=預算產量下標準固定制造費用–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3)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