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知識點預習匯總<<<
個人工資薪金所得
1.稅目——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
【注意】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包括:
(1)獨生子女補貼;
(2)托兒補助費;
(3)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4)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的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補貼。
【特殊規定】(理解基本規定,不要求計算)
(1)內部退養一次性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2)離退休人員按規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于免稅項目,應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3)內部退養人員“再就業”、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4)公司職工取得的用于購買該企業國有股權的“勞動分紅”,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個人因任職、受雇上市公司取得的“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所得,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5)出租車經營單位對出租車駕駛員采取“單車承包或承租方式運營”,駕駛員收入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鏈接】出租車屬于個人所有,但掛靠出租車經營單位繳納管理費的,或出租車經營單位將出租車所有權轉移給駕駛員的,駕駛員收入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繳納個稅。
(6)個人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后,工商登記仍為企業,且承包、承租人“對企業經營成果不擁有所有權”,僅按合同(協議)規定取得一定所得的,應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稅。
【鏈接】若按合同(協議)規定只向發包方、出租方繳納一定的費用,“企業的經營成果歸承包人、承租人所有”,則按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繳納個稅。
2.應納稅額計算
(1)計稅方法:按月計征
(2)稅率:3%-45%七級超額累進稅率
【鏈接】超額累進稅率:把征稅對象按數額大小劃分為若干個等級,每一等級規定一個稅率,稅率依次提高,每一納稅人的征稅對象依所屬等級同時適用幾個稅率分別計算,將計算結果相加后得出應納稅款。
(3)計稅依據(費用扣除)
應納稅所得額=每月收入額-3500元
【注意1】個人繳納的“三險一金”應當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注意2】中國人在外國工作、外國人在中國工作,費用扣除總額為4800元。
(4)計稅公式
應納稅額=(每月收入額-3500元或48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全年一次性獎金
(1)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1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計算步驟:
①找稅率:全年一次性獎金/12→查表
或:(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工資-3500)/12→查表(當月工資不足3500)
②算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稅率-速扣數
或:(全年一次性獎金+當月工資-3500)×稅率-速扣數(當月工資不足3500)
(2)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他各種名目的獎金,與當月工資合并計稅。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