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獲得一對一指導,請加考試吧會計職稱學習規劃師微信:wtk698,廣大考生可微信搜索“wtk698”或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第一時間獲取一對一針對性會計職稱報考指南、備考心得技巧、大數據備考資料等信息!
法律行為的基本概念
1. 民事行為與事實行為的區別
(1)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事實行為不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民事行為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內容而發生效力,而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而直接產生法律后果。
(3)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后果。
(4)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要件,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 單方法律行為和多方法律行為
(1)單方法律行為,是指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無需他方的同意)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委托代理的撤銷、債務的免除、無權代理的追認、訂立遺囑等。
(2)多方法律行為,是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1.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統一的,均隨法人的成立而產生,隨其終止而消滅。
2.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至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但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不一定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法律一般以年齡和精神、智力狀況作為判斷和確定其民事行為能力的依據。
【解釋】古時候的奴隸,屬于生物意義上的人,而非法律意義上的人,不享有權利能力。雖然奴隸制度已經被消滅,但權利能力作為一個法律概念仍然被保留了下來。
3.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10周歲)或者“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3)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周歲以上(≥18周歲)的成年人
【解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