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精講匯總
第九章 產品成本計算與分析
第六節 產品成本分析
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產品生產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的總成本的報表。
該表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按成本項目反映,另一種按產品種類反映。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是按成本項目匯總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發生的全部生產成本以及產品生產成本合計額的報表。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是按產品種類匯總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的報表。
可比產品成本的降低額和降低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100%
產品總成本分析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一般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構成比率分析法和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
1.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也稱比較分析法,它是通過將分析期的實際數同某些選定的基數進行對比來揭示實際數與基數之間的差異,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成績和問題的一種分析方法。
對比分析法的基數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計劃數、定額數、前期實際數、以往年度同期實際數以及本企業的歷史先進水平和國內外同行業的先進水平等。對比分析法只適用于同質指標的數量對比。
2.構成比率分析法。
構成比率分析法是通過計算某項指標的各個組織部分占總體的比重,即部分與全部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這種比率分析法也稱比重分析法。通過這種分析,可以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是否合理。
產品成本構成比率的計算公式列示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產品成本×100%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產品成本×100%
制造費用比率=制造費用產品成本×100%
3.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
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是計算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的比率進行數量分析的方法。產值成本率、銷售收入成本率和成本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產值成本率= 成本產值×100%
銷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銷售收入×100%
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生產成本表的分析,一般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對比分析,借此可確定全部產品和各種主要產品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了解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二是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借此可以了解可比產品成本本期比上年的升降情況。
產品單位成本分析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各種主要產品單位成本構成情況的報表。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對比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等。
1. 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直接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構成了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形成該差異的基本原因:一是用量偏離標準,也稱為數量差異,按計劃價格計算;二是價格偏離標準,也稱價格差異,按實際用量計算。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
直接人工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構成了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形成該差異的基本原因:一是量差,是實際工時偏離計劃工時,其差額按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二是價差,是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偏離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
3.制造費用的分析
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的分析,通常與計時工資制度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相類似,先要分析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和每小時制造費用變動兩因素對制造費用變動的影響,然后查明這兩個因素變動的具體原因。主要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和構成比率分析法等。
對比分析法下,通常將本月實際數與計劃數、上年同期實際數進行對比,揭示本月實際數與計劃數、上年同期實際數之間的增減變化。
構成比率法下,可以計算某項成本占制造費用合計數的構成比率,也可將制造費用分為與機器設備使用有關的成本(例如機器設備的折舊費、機物料消耗等,如果動力成本不專設成本項目,還應包括動力成本)、與機器設備使用無關的成本(例如車間管理人員職工薪酬、辦公費等),以及非生產性損失等幾類,分別計算其占制造費用合計數的構成比率,或將本期構成比率與本年計劃和上年同期實際進行對比,揭示其差異和與上年同期的增減變化,分析其差異和增減變化是否合理。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