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將于5月14日開始,現階段為提高備考階段,學員不僅要努力備考的同時,也應該多關注2016年全國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匯總,本篇為2016年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
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并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原材料的日常收發及結存,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一)采用實際成本核算
1.原材料核算應設置的會計科目
“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在途物資”科目用于核算企業采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本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購入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應付賬款”科目用于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應付賬款"科目的貸方登記企業因購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尚未支付的款項,借方登記支付的應付賬款,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應付賬款。
“預付賬款”科目用于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付的款項,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將此業務在“應付賬款”科目中核算。
2.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
①貨款已經支付或開出、承兌商業匯票,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
②貨款已經支付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材料尚未到達貨尚未驗收入庫
③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
④貨款已經預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2)發出材料
發出材料實際成本的確定,可以由企業從上述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方法中選擇。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附注中予以說明。
(二)采用計劃成本核算
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時,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無論總分類核算還是明細分類核算,均按照計劃成本計價。材料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末,計算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并進行分攤,根據領用材料的用途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從而將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x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材料成本差異率
如果企業的材料成本差異率各期之間是比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分攤本期的材料成本差異。年度終了,應對材料成本差異率進行核實調整。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x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
包裝物
(一)包裝物的內容
包裝物,是指為了包裝本企業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其核算內容包括:
1.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記入"生產成本"科目;
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記入"銷售費用"科目;
3.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4.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記入"其他業務成本"或"銷售費用"科目。
(二)包裝物的賬務處理
為了反映和監督包裝物的增加變動及其價值損耗、結存等情況,企業應當設置"周轉材料-包裝物"科目進行核算。
(1)對于生產領用包裝物,應根據領用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材料成本差異"等科目。
(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于包裝物發出時,按其實際成本計入銷售費用。
(3)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一方面應反映其銷售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反應其實際銷售成本,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1.生產領用包裝物
2.隨同商品出售包裝物
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按其實際成本計入銷售費用,借記"銷售費用"科目,按其計劃成本,貸記"周轉材料-包裝物"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