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關于減值問題需要注意一下:一般出現減值的情況不會考你債券的情況,因為債券最麻煩了,公允價值變動吧,攤余成本也在變化,所以計算減值多半是股票的情況,比如說告訴你股票公允價值100,后來到了90,后來到了80,這個時候人家說公允價值要持續性下降了,那么應該確認減值=100-80=20,也就是說這個減值實際上在變動到90的時候已經出現了苗頭了,所以在做分錄的時候,把之前的公允價值下降100-90=10從資本公積的貸方轉出,這就是所謂的減值的特殊處理。道理上想一想,日后期間發生減值怎么處理的?不就是說日后期間發現債務人財務困難了,應收賬款發生減值了,那么調整報告年度的減值,這里也是一樣的,之所以下降到80才發現原來是持續下降了,因為誰都沒有長千里眼,亡羊補牢嘛,之前說明你看錯了,那就改正吧,把之前錯當作一般公允價值下降轉出確認為減值,這個也就是個正名的過程,終于有了個名分了。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資產減值損失(債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股票)
因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有債券和股票兩種情況,所以減值轉回上也存在兩種方法,對于債券來說,好辦,怎么計提的減值,怎么轉回;對于股票就不一樣了,轉回還要從權益轉回,原因大概是因為股票是權益性投資吧,那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走一家門,減值轉回就從權益轉回吧,才不管你前面減值也走了資產減值損失。這個處理其實也對,為什么?因為債券向來給人以安全感,人家比較老實,市場價格比較穩定,這就好比一個人,老實巴交,人品比較好,人們對他的評價呢也差不了,總是說:他是個好人,因此準則上認為企業買了債券呢估計也就是混個打醬油的錢,操縱什么利潤,那轉回就當初走了損益,轉回還是走損益吧。對股票可就不一樣了,誰要說是能預測股票價格,那純屬胡說八道,我說您肯定不信,專家說你會信,為什么?因為專家背后都有機構啊什么的黑手在操縱,其實就是個雙簧表演,機構買什么,專家就說什么,結果是黑手導致股票價格高低,民眾一看還真是,跟風,高興、被套。股票這個東西比較不靠譜,所以一旦看見您買股票了,不用問啊,絕對是錢多了燒的,或者是有什么陰謀。那么準則就說了,好了,有減值了我讓你減少損益,減值回升了,對不起您走權益吧,不能走損益了,不怕你股票上漲,就怕你找個機構操縱股價,遙控自己的利潤。所以在減值轉回上會有這么一個差異,理解了資產特點當然您就掌握了為什么要區別對待了。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十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