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行建造固定資產
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成本,由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必要支出構成。包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交納的相關稅費、應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以及應分攤的間接費用等。
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包括自營建造和出包建造兩種方式。
(1)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自營建造固定資產,包括購入工程物資、投入建設和完工轉固定資產三個步驟:
①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準備的各種物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稅額、運輸費、保險費等相關稅費作為實際成本。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資轉為本企業存貨的,按其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進行結轉。建設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減去殘料價值以及保險公司、過失人等賠款后的凈損失,計入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盤盈的工程物資或處置凈收益,沖減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工程完工后發生的工程物資盤盈、盤虧、報廢、毀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支。
②建造固定資產領用工程物資、原材料或庫存商品,應按其實際成本轉入所建工程成本。自營方式建造固定資產應負擔的職工薪酬、輔助生產部門為之提供的水、電、修理、運輸等勞務,以及其他必要支出等也應計入所建工程項目的成本。
符合資本化條件,應計入所建造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有關規定處理。
③工程完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從“在建工程”科目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例3】2007年1月1日,某企業準備自行建造一座倉庫。有關資料如下:
(1)1月8日購入工程物資一批,價款為3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1000元,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2)2月3日領用生產用原材料一批,價值為32000元,購進該批原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440元。
(3)1月8日至6月30日,工程先后領用工程物資272500元(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4)6月30日對工程物資進行清查,發現工程物資減少48000元(含增值稅進項稅額),經調查屬保管員過失造成,根據企業管理規定,保管員應賠償30000元。剩余工程物資轉入企業原材料,該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為27000元。
(5)工程建設期間輔助生產車間為工程提供有關的勞務支出為35000元。
(6)工程建設期間發生工程人員職工薪酬65800元。
(7)6月30日,完工并交付使用。
【答案】
(1)購入工程物資
工程物資的入賬價值=300000十51000=351000(元)
借:工程物資 351000
貸:銀行存款 351000
(2)領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倉庫 37440
貸:原材料 3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5440
(3)工程領用物資
借:在建工程——倉庫 272500
貸:工程物資 272500
(4)工程物資盤虧和轉為原材料
①建設期間發生的工程物資盤虧、報廢及毀損凈損失
借:在建工程——倉庫 18000
其他應收款 30000
貸:工程物資 48000
②剩余工程物資的實際成本(含增值稅進項稅額)=351000-272500-48000=30500(元),計劃成本為27000元
剩余工程物資所包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工程物資賬面余額30500-工程物資不含稅金額[30500?1 17%)]=4431.62(元)(即30500?.17?7%=4431.62元)
借:原材料 27000(計劃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4431.62
貸:工程物資 30500
材料成本差異 931.62
(5)輔助生產車間為工程提供勞務支出
借:在建工程——倉庫 3500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 35000
(6)計提工程人員職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倉庫 65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65800
(7)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7440+272500+18000+35000+65800=428740(元)
借:固定資產——倉庫 428740
貸:在建工程——倉庫 428740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資產
出包工程主要有2個步驟:支付工程進度款和完工轉固:
①企業應按合理估計的工程進度和合同規定結算的進度款,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②工程完成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等科目。
知識點四: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核算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考試論壇 考試吧會計職稱考試網 考試吧模擬考場 相關推薦:2010年初、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各地報名匯總
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中級財務管理》講義匯總
2010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案例講解匯總
2010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各科預習最全的計劃表